古代皇后基本都是名门贵族出身明朝皇后为何
2023年11月24日 风云资讯
古代皇后基本都是名门贵族出身 明朝皇后为何多选自民间
还不知道:明朝皇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后大多出自名门贵族,为何明朝皇帝的皇后,多选自民间?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更是尊贵无比,皇后自然也是尊贵无比,不是来自世家大族就是他国公主。但是在明朝,后妃大多来自民间,这是为何?
一、与明朝开国帝后身份有关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朱元璋不过是一平民百姓,根本算不上什么世家子弟。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的一户贫苦人家里,从小过着穷苦的生活,后来,他们一家举家搬迁到濠州钟离乡过日子。公元1343年,濠州发生了旱灾,这让生活在这一带的老百姓们的生活十分艰难,然而,祸不单行,第二年春,这里相继有发生了瘟疫和蝗灾。这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苦不堪言。这一年,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先后去世,家里本就贫苦,这下更是雪上加霜。朱元璋和二哥根本无钱安葬双亲,还是邻居刘继祖给了他兄弟俩一块地,他们才安葬了双亲。
后来,受生活所迫,朱元璋开始四处漂泊,最后走投无路之下,去了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和尚,本以为生活会好起来,然而在这个灾荒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这里也不能幸免。因为闹灾荒,寺庙里也没有余粮,主持就让这些和尚们出去化缘,于是朱元璋就离开寺庙又开始四处漂泊,他去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最后又回到了皇觉寺。
当然,为防止外戚干政,朱元璋不仅只是说说而已,《明史后妃传》里记载:朱元璋后来还修纂《女训》,并以此作为管理后妃们的家法,他还在后宫显眼的位置挂上一块木板,上面写着后妃不能干政的警示语,随时提醒自己也提醒后宫的嫔妃们。所以,相比起其他封建王朝,明朝的外戚干政现象还是明显少了很多。
三、选秀制度限制了后妃们的出身
朱元璋为了避免外戚干政这一现象出现,在选秀方面也是下了一番苦心的,他十分重视选秀,为此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秀制度,使得那些妃嫔大多来自民间,或者是没有家族背景的小官之家,为的就是避免后宫与前朝有所关联。他明文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
朱元璋的这套选秀制度一出来,后面儿孙辈的当然会按照他的规定来执行啊,毕竟老祖宗都这样说了,那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啊,于是后面这些皇帝的皇后、妃嫔等,她们的家世背景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很少有皇后、妃嫔出自世家大族。
当然,也不能全部排除,例如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她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嫡女,是出自世家。但这只是少数,那些妃嫔们大多数还是选自那些小官之女,她们的家族无实权、无背景,虽是官家之女,但也和民间女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