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金三角经济特区

哥舒翰带领二十万大军为什么还会在潼关惨败

2023年11月24日 风云资讯

哥舒翰带领二十万大军,为什么还会在潼关惨败?

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时期,唐军与叛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以哥舒翰失败收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大唐中期的一场浩劫,历时长达八年之久,其影响是灾难性的,使大唐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这场叛乱原本持续不了那么久,八年之中大唐有几次机会,却都错过了。其中,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就有一次,也就是在哥舒翰二十万大军防备潼关之际。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虽然叛乱刚刚爆发了七个月,但形势明显朝着有利于大唐的发现发展:

安禄山占领洛阳后,急于称帝,放缓了进攻潼关的节奏。加之哥舒翰二十万大军闭关不出,安禄山干着急没办法。

郭子仪、李光弼率领十万朔方军东出井陉,进入河北,在敌后取得了嘉山之战的胜利,将史思明打得落荒而逃,在以颜真卿为盟主的河北地方军民的配合下,唐军彻底切断了安禄山与范阳老巢之间的联系。

江淮方向,名将张巡守城的本领在上下五千年中堪称翘楚,一个雍丘城,成为叛军心中的梦魇。

江汉方向,颍川太守来瑱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硬汉,被叛军称为“来嚼铁”。

哥舒翰看在眼里,气不打一处来:好你个杨国忠,老子在前面拼命,你却在背后捅刀子。于是,一刀结果了杜乾运,吞并了他的一万兵马。杨国忠冷汗直流,整日担心哥舒翰也结果了他。

而唐玄宗的内心一直想尽快平定叛乱,风光了一辈子的皇帝,老了却经受了这么大的耻辱,连东都都丢了,这老脸往哪搁呢!所以,他迫切地想收复洛阳,挽回脸面。前期就十分心急,错杀了高仙芝与封常清两员大将,这次心急的毛病又犯了。

其实,玄宗一直是按收复洛阳的目的部署,所以让郭子仪放弃从云中直捣范阳的计划,改成东出井陉进入河北,进而收复洛阳。但是玄宗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众将士的反对他到不一定当回事,关键是杨国忠这个老小子也不支持他。

接到叛将崔乾佑疏于防备的情报后,玄宗又征求杨国忠的意见。杨国忠一想,这不正是整倒哥舒翰的机会吗!如果他不出兵,就步高仙芝与封常清的后尘;如果出兵则必败无疑,肯定死罪难逃。只是,杨国忠没有想到哥舒翰会败得那么惨。玄宗看到二比一的结果,下定了决心,才导致了潼关惨败。

杨国忠真是坏透了,为了一己之私,竟在关乎江山社稷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发生了动摇。他出卖了信任他的玄宗,出卖了大唐。

潼关惨败后,长安危殆,玄宗不得不弃城而逃,于是发生了震惊天下的马嵬坡兵变。他失去了帝都、失去了杨贵妃、失去了皇位、失去了最后的尊严。

这本是一场不应该发生的战争。

去美国读本科

纽约大学qs排名

斯坦福夏校申请条件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qs排名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