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学说是什么汉儒为什么要提倡谶纬学说
2023年11月24日 风云资讯
谶纬学说是什么?汉儒为什么要提倡谶纬学说?
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到封建统治者与历代儒客推崇,这也成为两千多年来的正统和主流思想。但是汉代儒客受邹衍阴阳五行学说影响,推崇“谶纬”之说,信奉阴阳灾异和符命预兆。“谶纬”指的是什么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许多人认为,“谶纬”学说稳定和巩固了汉王朝的统治,同时能够起到约束君主权利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或许对巩固政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五德终始”“天命历数”等学说并没有真正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只是给人们增加了一个谋权夺利的手段。
依照谶纬之学的“五德终始说”“天命说”,当自然灾害不断降临时,人们就会猜测,是不是上天已经不满意汉帝这个儿子,是不是汉朝的“天命”“历数”已经到头了,是不是就要改朝换代了。
西汉哀、平二帝时候,王莽摄政。他为了寻求取代汉朝的合法性,一方面用灾异思想大肆宣传“汉历中衰”,并正式确立和强化了“汉为火德”、“汉家尧后”的说法,为“新室舜后”、“舜新土德”做铺垫 ,“火德销尽”,于是“土德当代” ;另一方面,他用大量的祥瑞符命来证明自己受到上天的垂爱。《汉书·王莽传》记载,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风益州令塞外蛮夷献白雉”,然后进位为安汉公。其后直到“受禅”称帝,那些数不清的可以证明他“受命为真”的符命谶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光武帝刘秀在争天下的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谶纬之说。他最初起兵,就是接受了宛人李通的图谶“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后来在和蜀地太守公孙述争夺天下时,曾经形成拥刘和拥公孙两派不同的谶纬图书。最终取得天下,他认为自己受命于“赤伏符”,也就是前文提过的那几句话:“刘秀发兵捕不道,四方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于是,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刘秀“宣布图谶于天下”。之后的明、章两朝继续提倡谶纬,于是谶纬逐渐成为了风靡一时的学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谶,兼复附以妖言。”
小结
两汉时期,谶纬之学盛极一时,尤其是哀、平二帝之后,谶纬的流行简直到了难以想像的地步,年号依据谶纬,朝政制度依据谶纬,甚至,有人的名字出现在谶纬里,居然就当了大官(王莽时这样的例子很多,其实都是自己假造的谶纬)。
谶纬学说对两汉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迎合了朝廷“君权神授”合法性的舆论需要。但是,汉儒希望借此来制衡皇权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谶纬学说反而被君主或野心家所利用,成为他们了争权夺利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