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杂交苜蓿

东汉朝堂都有那些人反对征召董卓进京师呢

2023年12月12日 风云资讯

东汉朝堂都有那些人反对征召董卓进京师呢?

何进为了消灭宦官势力,把董卓找过来给何太后施压,一直以来被视为一个愚蠢的决定。虽然何进对董卓并不是没有防范,并不让董卓带兵进入洛阳,除了董卓之外还有其他军队互相牵制。但是这个决定最终还是导致东汉朝廷的陷落。从结果上来看,何进的这个决策确实是失败到无以复加。在史料中的记载中,一个失败的决策往往会凸显一些''智士'',反对这个失败的决策但不被采用。那么何进在做这个决策的时候,有哪些人预见到董卓的危害了呢?

征召董卓逼近京师的决策

征召董卓逼近京师的这个决策,确实是出自何进这里,毕竟何进是辅政者,是个管事的。不过这个决策也不是何进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征召四方军队的真正的策划者,其实是出自袁绍等人。袁绍是诛杀宦官非常积极的人物,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原本也没有召董卓等人入京的想法。但是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千方百计阻止何进对宦官下手。所以袁绍等人才提出这个建议,用外军来对何太后施压。

何进、袁绍虽然征召外军,但是也并不是对他们完全没有防范。尤其是对董卓。董卓在汉灵帝在世时期,就已经体现出桀骜不驯的性格。朝中征召董卓为少府,董卓不听命令;朝中又令董卓做并州牧,把军队给皇甫嵩,董卓还是不听命令,希望能够带着自己的军队去并州。可以说董卓的野心已经很明显。所以何进等人也对董卓进行了防范。

首先征召的外军中就不止董卓这一路,从史料的记载上来看,至少就有三路:前将军董卓、并州刺史丁原、东郡太守桥瑁,另外何进本人也分别派遣部下到各地征募士兵。而董卓的兵力只有三千,放眼整个的洛阳一带的军队来说,其实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卢植并非何进的属官,他在当时的身份是尚书。不过在对待宦官集团,卢植这样的士人当然也更加倾向于何进。另外何进召集董卓入京,一旦出现问题,打破洛阳的安定,无论是对东汉朝廷还是对卢植本人都不是一件好事情。卢植也向何进强调董卓的凶悍,两次拒绝接受朝廷诏令,手握军队不放,这样的人难以制服必生祸患。可惜何进还是没能听从。

郑泰也不是何进属官,但他却是被何进拔擢上来的。总的来说郑泰与卢植的想法相同,董卓野心太盛难以遏制,这里就不重复郑泰的话术。何进同样也是拒绝郑泰的建议。郑泰的性格比卢植刚强一些,看到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用直接弃官不做,还劝何进的另一个谋士荀攸脱离何进。

曹操、陈琳、卢植、郑泰对何进征召董卓的决策都是否定的态度,曹操是预测到宦官集团的反击;后三者主要还是担心董卓等外军难以遏制。从事情的发展结果来看,他们都是正确的。先是何进被宦官们骗进宫中杀死,随后董卓入京控制朝政,袁绍等人在地方组织义军讨伐董卓,开启了汉末三国的大乱局。

那么这些拥有预见性但却无法挽回失败的人物在董卓乱政以及后面的乱世中又有哪些表现呢?

曹操:曹操就不用多说了,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曹操拒绝董卓的拉拢,逃出洛阳参与起义军,后面成为北方最强大军阀,成为曹魏的奠基者。

陈琳:陈琳在董卓干政、洛阳大乱时,应该是跟随袁绍一起逃出洛阳,成为袁绍的谋士。在''官渡之战''中写过一篇著名的对曹操的檄文。后来曹操击败袁绍并且消灭袁尚,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没有杀死他,他就成为曹操集团的笔杆子。

卢植:相对于曹操来说,卢植反对董卓的态度更加刚强一些。董卓为了宣示权威,打算行废立之事。卢植阻止董卓废立皇帝,吸引了董卓的仇恨,多亏蔡邕等人的维护,卢植才没有被董卓所杀,只是免官而已。卢植在免官后从小路逃出洛阳,隐居在幽州上谷郡。后来袁绍控制冀州后,请卢植为军师。可惜卢植去世得比较早,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就去世了。

郑泰:郑泰虽然辞官,但是并非作为一个闲云野鹤,还是关心政治。董卓乱政的过程中,郑泰与伍琼、何颙、荀攸等人暗中反抗董卓,策划对董卓的政变活动。结果事情失败,荀攸、何颙被捕入狱,郑泰逃出洛阳依附袁术。袁术以郑泰为扬州刺史,可惜郑泰在到扬州的道路上也去世了。

投资与合作期刊

化工设计通讯编辑部

美术文献杂志社官网

中国水运期刊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