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天子为何会威信尽失诸侯争霸的局面
2023年12月12日 风云资讯
东周时期天子为何会威信尽失?诸侯争霸的局面为何毫不管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这一次迁都,虽然保住了周王室免于犬戎之祸,但自周平王始,东周王室逐步走向衰败。昔日周天子乃天下共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呢?“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秦国先祖非子本是替周天子养马的小官,楚国世代以“荆蛮”自居,没想到越做越强,反而东周则一代不如一代,沦为末流小国。为何东周王室基本坐看诸侯互相兼并而不加约束?是周天子不想管,还是压根管不了?
一、颜面扫地,威信尽失
西周灭亡,周幽王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周幽王沉溺声色犬马,任用奸臣,使得国政混乱,国人与诸侯都大为不满,但因为他是周天子,这份不满一直被压抑着,然而周幽王废长立幼却成为了西周灭亡的导火索。周幽王八年(前774),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以襃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而周幽王却小看了这件事的重要性,原本的王后申后之父也是一方诸侯,听闻周幽王废嫡立庶后极其愤怒,但国小,无可奈何,然而这番退让周幽王并为领情,奸臣虢石父借机向周幽王进谗言,于是周幽王打算进攻申国,赶尽杀绝。申侯不愿束手就擒,于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进攻周室,周幽王战败,在骊山下被杀,西周灭亡。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这一事件影响重大,一方面是周天子昏庸无能导致西周灭亡,周室因为家丑颜面扫地,另一方面则是诸侯看出周室无力对抗犬戎,当周王室力量不足,这“天下共主”的名头又有谁会服从呢?久而久之,诸侯们也产生了不臣之心。
周平王时,朝政由强大的郑国国君郑武公、郑庄公父子相继把持,这对父子极有野心,发展国力的同时打压与周室亲善的小国,最终形成郑国“小霸”的局面;周桓王时,还有能力插手晋国事务,但繻葛之战,周桓王威严尽失,鲁桓公弑兄自立,不向周桓王请求册封,从此,诸侯由周天子册封的制度遭到破坏。此外,春秋五霸的诞生进一步制约削弱了东周王室,周天子再没有机会逐鹿中原。
三、子孙无能,东周难兴
东周虽存五百余年,却只是苟延残喘,自周平王后,东周再没有出现一位能够逆转局势的中兴之主,东周的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周平王之孙周桓王曾想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干预晋国事务,对晋之战东周大胜,周桓王立晋哀侯为君无人敢反对,又无礼于郑,企图罢免郑庄公之位,但却被郑庄公打败,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威信被祝聃那一箭射得荡然无存。此后的周王一代不如一代,周釐王好奢靡,“变文武之制,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峻而奢侈,故孔子讥焉”;周惠王因贪婪无度被驱逐,周襄王时秦、晋已做大做强,占据东周土地,留给周惠王的仅剩百里的弹丸之地。此外,东周还数次爆发内乱,东周王室的力量被大幅削弱,甚至变成讨好诸侯,任人宰割的存在,最终被秦国所灭。
东周天子为何坐看诸侯们做大做强而不加约束?根本原因是周天子根本无力去约束。周平王东迁是无奈之举,但令他也没想到,这次迁都最终使得东周一蹶不振。无力收回的岐、丰之地,成全了秦国,郑、晋、秦等国都曾以各种借口吞并都在不足千里的土地;此外,周室没有出过一位中兴之主,内无贤臣良将,外无诸侯为肱骨,东周又处在四战之地,周天子只得沉溺声色,坐看东周日益颓废而最终被曾经先祖封的养马官之后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