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是东吴的大将为何他会主动让位给陆逊呢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吕蒙是东吴的大将,为何他会主动让位给陆逊呢?
一般来说,新人是很难受到重用的,但在东吴,作为一个新人的陆逊竟然能够担任大都督这一最高军事指挥官的职位,而且是在正当年的吕蒙手下接受禅让,这确实有点难以置信。
陆逊虽然熟读兵书,雄才大略,但在他人眼中,仍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少不更事的书生。如果按照组织内正常的晋升程序,他不一定能够升任至掌管军政大权的都督位。退一步说,就算他能够升任成功,那也要经年累月,慢慢熬年头才有可能。但陆逊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径,成功地让自己一步到位,直接从一介白身书生变成了威震一方的都督……
陆逊为什么能说服吕蒙退位让贤
东吴的都督一职,是军事方面的最高统帅。能够担任这一职位者必然是德高望重,威名远扬的出类拔萃之士。而且,都督一职的传承也有一个惯例,一般是由前任推荐继任者。最早担任都督的是周瑜。周瑜病危之际,推荐了鲁肃。鲁肃后来又推荐了吕蒙。
而陆逊为自己谋求都督一职的时候,吕蒙正当年,根本还没到要考虑接班人的时候。即便是吕蒙要考虑继任人选,陆逊此时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书生,既没有名声,也没有经历,更没有功绩,吕蒙根本不可能推荐他。
所以,陆逊如果想得到都督这个职位,真是难于上青天。
但是,陆逊懂得运用权威的力量,来增加自己的说服力。最终,他成功地说服了吕蒙主动退位,并向孙权大力举荐自己继任都督一职。
陆逊根本没有内部的权威人物可以借力。事实上,东吴内部的权威人物如张昭、顾雍等人即便是在陆逊继任都督,成功地麻痹了关羽,将其击败并夺回东吴朝思暮想的荆州之后,仍然?他的能力表示怀疑。后来,刘备率领大军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一路上势如破竹,东吴兵败如山倒。孙权十分惶恐无奈,屡次想要与刘备讲和,但刘备总是置之不理,非要将孙权置于死地。孙权无法,只能硬着头皮迎战。这个时候,阚泽推荐陆逊来应对危局。但张昭等人还是以陆逊“少不更事,才疏德薄”为理由劝孙权不要任用他。
可见,建立功绩之前的白身陆逊,根本不能指望内部的权威人事能够主动推荐他担任都督的重要职位。但权威是无处不在的,内部的权威人物无法借力,还可以从组织外部的权威人物身上想办法。
陆逊果然找到了一个足?依赖的外部权威。这个人就是当时已经威震华夏的关羽,也是东吴最为恐惧的强人之一。关羽水淹七军,将曹军大将于禁击溃,又挟雷霆之威,向曹仁驻守的樊城发起进攻,令曹操闻风丧胆,竟然起了要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念头。可见关羽的权威影响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连枭雄曹操都畏之如虎。吕蒙、孙权当然也不例外。
但陆逊所要利用、所能利用的也正是这一点。
当然,关羽是敌对方的主帅,不可能主动站出来为陆逊说话。但是,利用外部的权威,并不一定需要外部权威直接发话。你完全可以像陆逊那样,不费吹灰之力地对其加以利用。
当时,吕蒙得知关羽离开荆州,向樊城发起进攻,就想趁荆州防守空虚之际,发起袭击,以夺回荆州重地。当他向孙权提出自己的建议后,孙权立即表示同意,并催促他赶快付诸行动。
但是,等到吕蒙回到和荆州隔江相望的陆口,准备筹划袭取荆州之际,却突然听说关羽出击樊城之前,就做了精密的部署,在沿江每隔二三十里就设立了烽火台,一旦荆州有警,关羽立刻就能回师援救。吕蒙向来对关羽非常惧怕,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迟迟不敢发动攻击。另一方面,他又唯恐孙权追究催逼,只好装病不出。
吕蒙装病,被陆逊看穿。陆逊知道,自己上位机会来了。他直接找到孙权揭发说,吕蒙根本没与病,只是因为害怕关羽的威猛无敌,不敢轻举妄动,只好装病。
孙权为了解真实情况,就派陆逊赶赴陆口,探听吕蒙的情况。
陆逊对吕蒙的绝妙说服就此拉开帷幕。
刘备曾经帮助曹操打败了袁术。后来两人反目成仇,曹操立即对刘备发起了进攻。刘备势单力孤,无法阻挡,就想向袁绍求救。那么,刘备怎么才能说服袁绍出兵帮自?抵抗曹操呢?要知道,刘备刚刚参与了击败袁术的军事行动,而袁术是袁绍的亲兄弟,根据常理,袁绍根本不可能帮助从前的敌人——刘备。
这时,陈登给刘备出了一个主意。他要刘备去寻找一个人来提供助力,这个人就是郑玄。郑玄在汉桓帝时曾经担任尚书的职位,和袁绍家三世通好。对袁绍来说,郑玄就是一个第三方的权威人物。刘备亲自上门,获得了郑玄的认可,郑玄同意给袁绍写一封信,让袁绍出兵救援刘备。
袁绍本来是把刘备看做敌人的,但郑玄的书信一到,影响力立即发挥效力,袁绍当即改变主意,同意帮助刘备抵挡曹操。
如果刘备不是借助外部权威的力量,恐怕很难说服袁绍,也就没法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