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食品代加工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是谁他有哪些政绩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是谁?他有哪些政绩

勃列日涅夫时期,对苏联的经济历史遗留问题的改革从没有间断过。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个时期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和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对企业领导和工人的物质刺激作用。其实质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这个改革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达到了鼎盛期。

但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对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命令式的经济管理体制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没有能够解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到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下来,苏联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弊端日益暴露。究其原因:其一,对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缺乏认识;其二,“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中断,官僚主义、平均主义严重。

中苏关系

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起落落的时期之一。1964年,刚刚通过推翻赫鲁晓夫上台的勃列日涅夫表示,在对华关系上他和赫鲁晓夫态度完全一致,中苏关系再次紧张并在赫鲁晓夫时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恶化。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8月13日清晨,又爆发中苏铁列克提冲突,苏联入侵新疆。中苏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为取得美国人的支持,苏联将消息告知美国方面。然而尼克松政府认为:一个强大的中国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这使得勃列日涅夫不得不取消了这个计划。整个勃列日涅夫在任期间,苏联攻击中国并挑起两国边界事件1700余起。

此后,苏联陈兵百万于中苏边境,并在蒙古驻军和设立导弹基地。毛泽东逝世后,勃列日涅夫在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中接连发出积极的信号,为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拉开了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苏关系在勃列日涅夫手上达到了对立的顶峰,也开启了正常化的大门。

汽车测试报告杂志社

科学与信息化官网

下一代杂志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