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汤是如何斩杀郅支单于的他成就了哪句流传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陈汤是如何斩杀郅支单于的?他成就了哪句流传千古的话?
陈汤,字子公,西汉时期将领,他攻杀了郅支单于,为汉朝边疆的稳定立下奇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秦汉时期,在我国北方的草原上,一个游牧民族——匈奴迅速崛起,他们时不时的南下侵扰中原的王朝,尤其是汉朝初期,就连强悍的汉高祖刘邦,也曾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围困于平城的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的马铺山)白登山上七日七夜,最后迫不得已依靠陈平奇计,才使双方握手言和。
后来,汉朝向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以换得边境地区的一时平安,但即使如此,匈奴仍是不时的侵扰西汉边境,让刘邦之后的几位皇帝头疼不已。
待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后,他不甘心大汉王朝被一个游牧民族如此侵扰,因而在准备充分后,派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统领汉军主动出击,对匈奴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匈奴一时远遁。
但是,在汉武帝死后,匈奴又回来了,继续侵扰着汉朝。
汉宣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位单于争立的情况,他们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
陈汤霸气地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且,陈汤还表示,应该把郅支单于等人的头悬挂在西域的官邸间,用以昭示万里之外的人,让他们明白敢于违犯强大的汉朝,即使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陈汤这一仗,一举稳定了西域的局势,此后数十年内,西域基本没有再发生什么大的混乱。
当时,朝廷里的丞相、御史认为陈汤假托皇帝命令行事,都认为陈汤有罪,不应该赏赐。
汉元帝虽然不是一个英明之君,但也不是一个昏庸之君,他认为陈汤功大于过,因而下诏表彰:甘延寿、陈汤二人懂得见机行事,且没有动用国内一卒,没有动用国内的粮草,而是借敌人的粮食用来供给部队,建立功勋于万里之外,威力震动百蛮,为国家除去残暴,断绝兵事的根源,边境得以安定。
最后,汉元帝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给陈汤关内侯的爵位,每人赐给食邑三百户,再赐给黄金一百斤。同时还祭告上帝、宗庙,大赦天下。
陈汤斩杀郅支单于之后,原来就归降的呼韩邪单于更加臣服,表示愿守北藩,累世称臣。在汉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重新统一了匈奴,此后汉元帝又将王昭君嫁给了他,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这一切,陈汤堪称是为汉王朝立下了一大奇功。
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头颅,成全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后来,这句话又被转化为更为霸气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