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子嗣中曹丕的文采和智谋都不是最高的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曹操的子嗣中曹丕的文采和智谋都不是最高的,为何却能继位呢?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关羽死的建安二十四被称为三国最诡异的一年,引发了一系列三国名人的死去,其实如果细分的话,其实狭义的说,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到280年,狭义三国时期开始的标准就是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
曹植虽然文采出众,是中国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拔尖人物之一,却是一个文弱书生,基本上没有立下战功,加之才子气太浓,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最终被曹操从继承人名单中剔除。最终选择倾向于擅长治国的曹丕,立其为储。
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继位魏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他的野心和雄心也招显,。曹丕在政治抱负上,继承乃父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他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集中政权,排除异己,知人善用,康元十二月十日,汉献帝禅让帝位,黄初元年,曹丕以帝王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他改革官制,建立九品中正制,顺应历史潮流,集中皇权,整肃官风,发展屯田制,恢复太学,消除割据,大破蜀汉,三征东吴,使得孙权俯首称臣,由此可见曹丕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并不在曹操之下。
曹丕虽然是个搞政治的“好手”,但终归少了很多人情味。这或许是当初曹操之所以对曹丕“心有芥蒂”的原因,曹丕本人有些刻薄寡恩、阴险毒辣,为一己之私可以做到六亲不认,最代表就是对待曹植与甄氏两个人。
坊间津津乐道的曹植与嫂子甄氏有染的传闻,历史学家对此也存在争议,主要出发点就是曹植,卖弄文采,洋洋洒洒地撰写了传诵千古的《洛神赋》,被认为曹植与甄氏之间存在绯闻的来源,毕竟作为曹植与曹丕的父亲在这种事情上,给他们老曹家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曹植与甄氏之间的事情并且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曹丕即位后,就开始了清算“旧账”,面对竞争多年的对手曹植,那是要必欲置曹植于死地。著名的“七步诗”,即发生于此时。同年曹丕的妻子甄夫人也被他给赐死,也为曹植与甄氏那段故事也增加了更多传闻。
曹丕或许性格之上有些刻薄寡恩,这或许也应征了那一句,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不过作为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也算是个倒霉人物,改了其父选拔官员的方针,世人说他逆父,好不容易在立嗣之争胜出,世人说他阴险狡诈,不念手中之情,逼弟曹植,赐死甄姬,又让他背上杀妻的骂名,再加上要处死曹洪一事,偏狭狠毒、刻薄寡恩等贬义词都统统加在他身上,还牵扯上了后续的魏王朝被司马昭取而代之的事,也赖他身上,就连汉文帝禅让皇位,也有人说他是谋权篡位,只要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罪名就加在了他身上,如果把曹丕与后来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全家、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的唐太宗李世民,曹丕更应该难过才对,看来废汉称帝这个曹魏的开国皇帝其实也不好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