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是如何消灭北齐的平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北周是如何消灭北齐的?平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北齐和北周都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政权,公元576年,北周武帝发起攻灭北齐的战争,历时三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建德四年七月,周武帝出动18万大军伐齐,以北齐洛阳为进攻目标,沿黄河两岸,数道并进:齐王宇文宪率众2万直趋黎阳。随国公杨坚、广宁侯薛迥率舟师3万自渭水入黄河,顺流而下。周武帝亲率6万大军直指河阴,以威胁洛阳;常山公于翼率众2万出陈、汝、梁国公侯莫陈芮率众2万守太行道、申国公李穆率众3万守河阳道,以牵制和阻击北齐各路援军。
八月,北周军队攻入齐境。周武帝军攻破河阴大城,北齐军退至子城固守。宇文宪军攻占武济,进围洛口,攻克东、西2城,烧毁浮桥。周武帝攻河阴子城不克、转而进攻金墉城,又不克。这时,宇文宪、李穆、于翼等军连下北齐30余城,但皆未留兵防守。北周军队又攻克河阳南城,继而围攻中淖城,北齐永桥大都督傅伏率兵固守。周军猛攻二旬,未能克。
九月,北齐右丞相高阿那肱自晋阳率大军南下救洛阳。周武帝以金墉城坚难下,又恰遇自己生病,遂下令退兵。周军尽弃所下之城,撤兵西还。周武帝此次伐齐仓促岀兵,终因谋划不周,而顿兵坚城,久不能克,加之自己突然生病,结果被迫退兵。
十二月初三,周武帝进至高显,与宇文宪手下6万精兵会合,即命宇文宪率所部在前,向平阳推进。十二月初四日,武帝至平阳。初六日,周军各路将士齐集平阳,有众8万人,逼近平阳列阵,东西长20余里。
齐军进围平阳之时,为防备北周军队突然回兵,曾于平阳城南挖堑壕,东起乔山、西抵汾水。这时,周、齐两军即对峙于堑壕南北两侧。周武帝乘坐平时的御马,巡视军队,由于他平时亲自接见军队各级将帅,所到之处直呼主帅姓名,加以慰勉,周军将士士气高涨。武帝欲使诸军进击齐军,但阻于堑壕,自清晨至下午,两军相持不决。
这时,齐后主问右丞相高阿那肱,是否与周军决战,高阿那肱认为决战没有必胜把握,建议不与周军接战,退守高梁桥。齐主自以为是,遂令众军填堑南进。周武帝见齐军来攻,大喜,督率诸军迎击,双方展开激战。这时北齐军东翼稍稍退却,与齐后主一同观战的冯淑妃,便惊惧大叫:军败了。
结语
平阳之战以北周胜利告终。平阳的决战使周武帝实现了战前的战略设想,达到了诱北齐主力南下然后歼灭的目的。经此一战,北齐主力损失严重,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