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时期有哪些汉朝妃子她们的家族及子嗣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康雍乾时期有哪些汉朝妃子?她们的家族及子嗣是何命运?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康雍乾时期汉妃是清廷后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皇帝的妻妾,也是最接近帝国最高权力的一个群体。汉妃本人及其所在家族因皇帝的宠爱,而得到政治上的利益。
康雍乾时期是清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至最鼎盛时期,汉妃入宫成为满清皇室妃嫔,她们的存在与其家族和子嗣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汉妃与家族
汉妃入宫,成为满清皇室成员,对于普通人而言,她们是有地位、有权利之人。汉妃家族是其入宫的重要背景,同时汉妃家族也将随着汉妃身份的转变而产生的变化。
康熙时,汉妃所育存活下来的皇子有7人,终康熙一世,并没有一人被封爵位,虽然康熙对密嫔王氏之子允禄非常喜爱,出外巡塞、行围和谒孝陵时都带上他,但直到康熙去世,允禄仍未被封以爵位。而满妃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允礽刚满周岁就被册封为皇太子,之后虽犯事被降,最终也被分为亲王;此外满族妃嫔所生皇子被封为亲王不在少数。
康熙时期汉妃皇子的爵位授予至雍正登基后才有进一步的提升,原因在于雍正将对自己皇权有威胁的其他皇子逐一击破后,朝中所剩皇子大部分是汉妃之子,从未参与夺嫡且拥有才华的密嫔王氏之子允禄和勤嫔陈氏之子允礼得到雍正的重用。
允礼于雍正元年四月封果郡王,管理藩院事。由于其效力忠诚,雍正六年,雍正下谕“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来。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
剩余襄嫔高氏之子允祎、静嫔石氏之子允祁、以及穆嫔陈氏之子允祕都是于雍正即位后才开始被封爵位,晋封速度落后于荣妃马佳氏之子允祉,雍正八年二月“诚郡王允祉年来自知从前错谬,深加愧悔,著仍封为亲王,贝勒允禑自奉守陵寝三年以来,甚属敬谨,著晋封郡王。贝子允祎著晋封贝勒。
二十一阿哥允禧、二十二阿哥允祜,著封为贝子。二十二阿哥允祁著封为镇国公。”这几个汉妃之子此次晋封是因为其安分守己,对朝廷尽忠,而荣妃马佳氏之子允祉曾经犯错,只是稍加改正,便可晋封亲王。荣妃身份尊贵为妃位,而这几位汉妃仅是嫔位,因此这几位汉妃之子爵位晋封速度相对缓慢实属正常。
雍正时期,汉妃所育皇子有8人,仅仅存活1人下来,但被封爵位的有2人。其中尚未存活下来却被封爵的是敦肃年贵妃之子福慧,殇年八岁,以亲王之例下葬,乾隆即位后,追封为“亲王谥怀”。
c 剩余1人被封爵位,即谦妃刘氏之子弘曕。由于果毅亲王无子嗣,雍正看重果毅亲王,直接把谦妃刘氏之子弘曕出继给果毅亲王允礼,袭封果亲王爵位。乾隆时期,宗室等级分成十四等。汉妃所育并存活下来的皇子,除去嘉庆,被封爵位的有3人。
结语
汉妃入宫,本是清统治者为适应统治环境变化而做出的改变,汉妃成为满汉融合的标志。因之,汉妃被赋予重要的期望,与之相适应的便是汉妃能获得重要的政治回报,这一现象在清初尚未明显,到康雍乾时期,随着清政权汉化的加深,汉妃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恩泽家族,成为帝国重要的政治力量,联结满汉两族。
但清始终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使得其在满汉融合之时,亦会坚守族群底线,为使最高统治者始终为满人,势必会始终限制汉妃的入宫,清后宫便总是以满族妃嫔为主为尊,汉妃地位长期处于满妃之下,这种身份局限也影响到了汉妃子嗣的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