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液压元件

明朝有五条官不聊生的奇葩规矩让明朝走向了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明朝有五条“官不聊生”的奇葩规矩,让明朝走向了强大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明王朝的一大出名形象,就是奇葩多。奇葩的皇帝外加奇葩的官员,三个世纪里层出不穷,常被后人津津乐道。但放在明朝年间,公认最奇葩的,却是下面这几条规矩。

这几条奇葩规矩的效果,那就不是给野史添个乐的事儿,甚至叫明朝官员们叫苦连天,堪称是“官不聊生”。但是,大明王朝三个世纪的辉煌岁月,多少国富民强的历史记忆,这些“官不聊生”的奇葩规矩,却也是实实在在立大功。

奇葩规矩5:新任地方官不许写奏折

明朝中期以后,大明官员一个比贪污更严重的毛病,就是“做表面文章”。

对这毛病,明朝政治家张居正尤其痛心疾首: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们,平日里就知道高谈阔论,别说是没能力做实际政务,就是好些有实干能力的人物,平日也热衷于刷声望博眼球。就算做地方官,也是为官一任,诗词文章写一堆,正经事一点不干。甚至明朝中期,还为此闹出过“种树”的笑话:某个边防要地,历任官员都提议要栽种树木改善国防,每一任官员,都写了大堆精彩的奏折,可一晃三十年过去,该种的树木,却是一棵也没见着。

以张居正的怒斥说:“岂有不从实干而能有济者哉”!就靠高谈阔论,什么事能办成?

于是,也就有了张居正改革时代,著名的《考成法》,可单靠考核哪里管用?张居正也不动声色,立了一个新规矩:如果各地新任地方官,到任后就给朝廷上奏折,那么这一年的考核,就先来个不合格!

这事有这么重要?这恰是当时地方官的通病,所谓做官,就要博好名声。地方上埋头干三年,都不如写几篇妙笔奏折,在清流里出名来得实惠。所以就要从源头上,把这个口子给堵上:少写奏章,少装样子,多干实在事。

于是,在这轰轰烈烈的“张居正改革”里,有这奇葩规矩管着,各级官员再没了二心,只能老老实实做事。昔日懒散成风的明朝官场,变成了“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的景象。高速运转的效率,将“隆万中兴”时代的明王朝推向了强国巅峰。

所谓强大,大至治国,小至家庭生活,重要一条,当从“治懒”开始。治懒的奇葩规矩,任凭岁月流转,却足以警醒今人。

琴童官网

中外食品工业杂志社

冶金管理期刊

大科技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