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五千人的泾原兵变为何就吓得唐德宗逃出皇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仅五千人的泾原兵变为何就吓得唐德宗逃出皇宫?
提起泾原兵变,主流说法是因为唐德宗昏庸无道,再加上当时各地军阀林立,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可实际上,泾原兵变就是钱惹出来得祸事。
钱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世界上最难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如果钱不是问题,世界上的普遍的问题,通常都不是问题。
帝国存在的普遍问题,通常都是因为钱引起的。如果钱不是问题,那么晋惠帝也是治国的一把好手。只要帝国政府不缺钱,何不食肉糜呢?
可问题是:钱或许可以凭空变出来,但物质不会。所以当唐德宗开始想办法搞钱时,马上就引发了大问题,因为不管你怎么操作,只要你敢出去四处搞钱,肯定都会惹得天怒人怨。
政府搞钱的方法,最常的方法,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种就是发行国债。
如果大家对中央政府的财政有足够的信心,这种方法自然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问题是,如果大家对政府的财政缺乏信心,你用这种方法搞钱,肯定和上街抢劫没有区别,因为随便一张白条,就想从别人家拿走大批的真金白银;人家不想掏,你就派人强行摊派;再不行,各种大刑伺候。这哪叫政府啊,强盗下山最多也就是这副德性吧!
一开始,有人对皇帝说:“有钱人多的是,一家借上它万数八千两银子,借上一千两户有钱人,就是一两千万两银子。有这样一大笔钱支持,再打个一两年仗,那是啥问题也没有。”
时两河用兵,月费百余万缗,府库不支数月。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建议,以为:“货利所聚,皆在富商,请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借其余以供军。计天下不过借一二千商,则数年之用足矣。”上从之。甲子,诏借商人钱,令度支条上。
可问题是,如果真的张嘴借钱,把长安城折腾了个底朝天,也就弄出八十万两银子。把天下折腾了个一片狼藉,也不过折腾出二百万两银子。
在此期间,不好好交钱的人就被抓起来审讯,宁死不舍财的人就以上吊拒之。这样一折腾,整个大唐帝国一片狼藉,就如同被强盗下山抢劫过一般。
判度支杜佑大索长安中商贾所有货,意其不实,辄加捶,人不胜苦,有缢死者,长安嚣然如被寇盗。计所得才八十余万缗……计并借商所得,才二百万缗,人已竭矣。
回到大唐当时的历史,如果泾原军人一怒,让大唐帝国就此砖崩瓦解,而且从此改天换日,那泾原军人的所作所为,妥妥的也是代表正义啊。
因为用摆在台面上的大道理来说,大唐帝国从唐玄宗晚年开始,就一直在倒行逆施,于是弄得天下大乱,让天下百姓户口减半;后来肃宗、代宗都是无可救药的信任太监、奸臣。德宗皇帝上台后,开始人模狗样,后来就被奸臣卢杞迷惑,为了收税,政府机构如同强盗下山一样,逼得天下百姓不敢言而敢怒。现在泾原军人一怒,天下纷纷响应,大唐帝国终于塌了。
问题是,大唐帝国并没有因此瓦解,相反在风雨飘零中,硬撑了过去。于是泾原军人起义,就变成了叛乱。节度使姚令言被叛军裹胁着参与叛乱,最后只能死于非命了。
当乱兵冲入长安城时,长安城的百姓一片慌乱。
面对此情此景,乱兵不停地高呼,我们是代表老百姓的军队,我们要代表老百姓铲除各种弊政、严惩各种贪官污吏。你们想过上幸福生活,就跟着我们一起推翻暴唐!
于是,老百姓们的情绪得到了安抚,胆大的老百姓(也就是传说中的刁民)还纷纷加入叛军的行列,整个长安城一片混乱。
府库的大门被打开了,叛军指着堆积如山的财物说:“你看,皇帝盘剥的民脂民膏有多少?就是如此,皇帝还要可着劲地压榨老百姓!”
于是大家纷纷冲过去,那是能拿多少拿多少。
后来,叛乱军为了拉拢人,一时是银弹满天飞。总而言之,跟着我们混,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关键是,他们一边拿着银弹四处拉拢人,一边还不忘宣扬大唐皇帝的罪恶:“你看这个昏君,他家里放着这么多钱财?却就是一毛不拔,还玩了命地压榨老百姓!”
既据府库之富,不爱金帛以悦将士,公卿家属在城者皆给月俸。神策及六军从车驾及哥舒曜、李晟者,皆给其家粮;加以缮完器械,日费甚广。及长安平,府库尚有余蓄,见者皆追怨有司之暴敛焉。
随后,叛军还发动文艺工作者,编排各种丑化大唐皇帝的戏剧。幸好大唐皇帝胜利了,否则,我们看到安史之乱后的几任大唐皇帝,估计都是标准的昏君和暴君形象。
总而言之,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泾原军人一怒,天下人响应!
如果仅仅是泾原军的五千将士蠢蠢欲动,这并没有什么。因为区区五千乱兵,就想在长安城闹事,那就是忘了死字怎么写。
哪怕是加上部分凑热闹的民众,唐德宗一声令下,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肯定也是分分钟的事。
问题是,当时的中央禁军也跟着瞎起哄,局势就无法收拾了。
以前,禁军是由宦官集团控制着。
我前面一再分析,宦官集团与皇帝的利益是高度捆绑在一起的,如果皇帝被人用武力火并出局,宦官集团恐怕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宦官不管有多少缺点,在关键时候,绝对会站在皇帝一边的。
但是当禁军被朝臣系统控制了,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朝臣的利害关系,相对于宦官而言,与皇帝捆绑的并不深。所以在特定的时候,他们难免会有意无意地看皇帝笑话。
当然了,扯大道理时,这一切也可以理解。因为皇帝是昏君、纵容宦官奸臣胡作非为,弄得国将不国了,我们凭什么要继续忠于皇帝呢?
对于皇帝而言,他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在关键时候,不要说大家都反对他了,就是大家在关键时候都选择坐在那里不动、甚至只是选择磨洋工,皇帝当时就什么也不是了。
上次,唐代宗逃出长安城,就是因为看到吐蕃人攻打长安城,军头们都在旁边看笑话。于是面对强敌,皇帝一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次,唐德宗逃出长安城,无非是因为五千不知天高地厚的军人在长安城作乱,军头们都在旁边看笑话。于是,皇帝一时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如果皇帝一声令下,大家积极听令,眼前的事根本就不是事。问题是,皇帝一声令下,大家都在下面装聋作哑,那可坏事了。皇帝当时就急疯了,也吓傻了。
面对此情此景,皇帝只能想到好汉不吃眼前亏,或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为你在长安城多呆一会儿,结果恐怕就是让叛军活俘了。
到此为止,这是大唐皇帝第三次逃出长安城了。
其实,只要我们知道这种事实,就会知道,为什么历史上的站队会那样残酷。
在关键时候,你虽然没有选票,但你站在什么地方,显然会决定统治者的命运。
比如说,现在的关中地区,只有五千泾原军人公开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按理说皇帝拥有的实力绝对是压倒性的。问题是,其它人不要说积极站在叛军身后了,就是他们都站在旁边看笑话,皇帝当时也只能疯狂逃窜。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背景,自然就会知道,在关键时候站错了队,后果将是惊人的。如果皇帝不好好收拾战错队的人,在关键时候,谁会在第一时间站在皇帝身后呢?如果大家都没有这种觉悟,皇帝还混什么呢?
皇帝逃出了长安城,剩下的事,就是大家继续选择站队了。
换而言之,你是选择站在皇帝一边呢?还是选择站乱军一边呢?
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你选择错了,有可能就是家破人亡,而且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如果你选对了,就是死了,也会成为烈士,你的老婆孩子也会成为烈士遗属享受各种红利。
如果活着,皇帝以后不重用你,还重用谁呢?不要说,皇帝当时就会哭着喊着乱开空头支票了,就算皇帝啥话也不说,他以后能忘了你?
这种选择,说简单,它很简单;说复杂,它很复杂。
这就好像你站在股市里,现在你手里的股票,你是该抛出?还是该继续持有?还是应该大批再买进呢?
要说简单,这种选择实在太简单了,因为就是ABC三个答案,你选中一个对的就可以了。
简单的看,你闭着眼睛蒙,都有百分之三十三的胜率。但是如果你能把这个简单的游戏玩好了,走在街上,肯定谁也得惊为天人。
股市中出错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因为赔个倾家荡产,最多也就是一个人爬上天台,然后纵身跳下一了百了,而在皇权时代的政治舞台上站队,你错了就有可能是要死全家的。
现在的问题是,你应该站在哪里?
现在关东地区一片混乱,长安城被乱军控制,而且皇帝跑都没处跑。从某种意义上,此时的大唐帝国比安史之乱时更糟糕。
所以,难免会有太多的人认为,大唐帝国已象一匹随时会被稻草压死的骆驼,只要你给他再加上一根稻草,大唐帝国当时就会玩完了。如果你现在给它扔上一麻袋石头,肯定更不用说了。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难免都会蠢蠢欲动。于是,各种平常号称忠义的人,都纷纷站在了皇帝对立面,这也是泾原兵变声势浩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