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的一生为何三次为帝又三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的一生为何三次为帝,又三次退位?
溥仪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溥仪,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先后三次为帝又三次下台,因此溥仪一生写过三份退位诏书。在2000年未有之大的变局之下,溥仪也算是所有末代皇帝中下场最好的人,最后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第二次当皇帝
1917年6月,张勋以调节府院之争(以段祺瑞的为代表的国务院和以黎元洪为代表的总统府之间有矛盾)为由,率5000辫子军进京,把黎元洪赶下台,7月1日,张勋兵变,宣统复辟,年仅12岁的溥仪再次在紫禁城登上皇位并大封功臣。7月3日,段祺瑞开始讨伐,12日攻入北京城,张勋逃入荷兰大使馆,次日,溥仪让载沣和老师写好退位诏书,宣布退位,这是第二次退位。
第三次当皇帝
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人的挟持下来到东北,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并任执政。1934年溥仪在长春再次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满洲帝国”,改元康德,这一时期又称他为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溥仪不得不再次退位。八月十七日午夜溥仪在通化临江县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技工培养所举行“退位仪式”,宣读退位诏书,这是溥仪第三次退位。
溥仪一生三次为帝,第一次为帝是实实在在的皇帝,不过溥仪冲龄继位,懵懂无知,仅仅三年罢了;二次登基为帝,犹如胡闹,仅仅12天;三次登基实为傀儡,算不得真正的皇帝。所以也就有了“一次”为帝,三次下退位诏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