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帝国为什么会频繁迁都迁都的目的是为了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封建帝国为什么会频繁迁都?迁都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王朝迁都,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民族不断融合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王朝变迁是历史必然趋势。新政权面对不稳定的政治、军事、经济环境,为了实现王朝中兴,开启新的政治统治,常会决然地选择迁都。
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帝国昌盛就能造福百姓,帝国败落便是生灵涂炭。一段段历史进程中,迁都演绎着封建帝国前进上升的轨迹,诉说着政权更迭的沧桑变幻。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迁都那些事儿。
逃避洪水,人不胜天
在新旧石器交替的远古时代,面对自然灾害,王朝是束手无策的,要么选择在依赖与畏惧中徘徊,要么选择无奈逃避。商朝就是一个典型。
商朝,由汤至盘庚,经历九世,曾先后定都亳(河南商丘),后迁至相(河南安阳市内黄)、刑(刑台)、奄(今地不详)、联地(山西河津),以至坐稳殷地(安阳小屯村)。
“经不起折腾”,这是传统国人追求人生平稳的俗语,也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商王朝的频繁迁都?
翻开中国地形图,不难看出,商朝的六次迁都之地,都集中在中部大平原上、黄河岸边。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但是,上述其中前五个地方并不是理想的居住地,它们都毗邻黄河。当黄河汛期到来,河道不定,洪水肆虐,这几个地方也时常受灾,无法居住。
此外,除了洪水,还可能有凌汛的侵拢。因为从地图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亳、相等地与山东接壤,处在黄河曲拐东北方向的地域内。这就意味着,商朝子民不仅要经受每年夏秋雨季洪水的威胁,还得做好冬春凌汛灾害侵扰的准备。
应该说,封建帝国迁都,无论是躲避自然灾害、夷狄威胁,还是促进民族融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稳固疆土,帝王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实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政治状态,使国家统一,让国运昌隆。这一愿望,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国家的,更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