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唐朝是什么样的唐朝真的很开放吗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历史上的唐朝是什么样的 唐朝真的很开放吗
对历史唐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朝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之初,《全唐诗》记载:“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的外交繁荣局面。唐朝政府不仅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而且唐朝文化领悟影响着东亚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唐朝对外开放政策
唐朝建立以后,唐高祖李渊给高句丽王建武的国书中,直接表述了唐朝政府对外方针,《旧唐书·高丽传》记载:“绥柔万国,普天之下,情均抚字;日月所照,咸使又安。”“方今六合宁晏,四海清平,玉帛既通,道路无壅,方申辑睦,永敦聘好,各保疆场,岂不盛美”。
唐太宗李世民特别认同李渊的:对外和睦相处方针,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唐太宗认为,只有发展经济,“深根固本,人逸兵强,九州殷富,四夷自服”。唐太宗反对对外滥用兵力,“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唐朝政府为了与外国通交往来,每年从国库拨出“一万三千斛”粮食作为招待用。武则天统治时期,对各国来唐使节提供数量不等的粮食,《唐会要》记载:“证圣元年(695年)九月敕,蕃国入朝,其粮料各分等第给。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使,给六个月粮。尸利佛誓、真腊、诃陵等国使,给五个月粮,林邑国使,给三月粮。”
唐太宗在与侍臣们讨论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朝最高统治者在主观上采取了一条对外和睦友好的开放政策,而不是滥用武力肆意扩张的对外政策,更不是严拒“夷狄”于国门之外的闭关政策。
- 上一篇:古代穷人为什么不能荒野开垦
- 下一篇:兵临城下时刘禅为什么没有听从刘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