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化正午

曹丕在三让之前收到大批劝进书后如何应答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曹丕在三让之前,收到大批“劝进书”后如何应答?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标志着东汉王朝195年、大汉王朝407年的历史走向终点。在我们现代提及曹丕受禅的过程,经常就会一句话带过,如果历史知识丰富的朋友们,即使不看裴注《三国志》也会想到曹丕会进行“三让”。其实,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这整个过程,在《文帝纪》中占了很大篇幅。因为在天子四次禅让和曹丕三次辞让之前,还有大臣们在里面“瞎搅和”的故事。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曹丕在三让之前,魏国大臣们对曹丕的劝进行为。

延康元年六月,曹丕在邺城东郊大练兵马,随即大军开拔嚷嚷着要南征。南征的借口是孙权,但大军行军非常消极。七月份曹丕率领大军来到了自己的老家谯地,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来到亳州,曹丕饶有兴致地观赏歌舞表演和杂技演出,一点都不像是一个要带兵打仗的样子。曹丕享受完了之后,十月来到了一个叫“曲蠡”的地方,你可以不知道曲蠡现在位于何方,你只需要知道,这里距离当时汉献帝所在的许都非常近,就对了。

其实在这前后,表面稳固的汉朝和魏国,内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乱套了。笔者自己编两个词,可谓“文墨大乱”,“奏表横飞”。

一:劝进的先驱者(第一次劝进,含曹丕批复)

曹丕迟早代替大汉,是所有人都能够意料到的结局。但如此看似大逆不道的事情,必须要“圆润”地处理一下。所有支持曹丕上位的人,都不傻,因为第一枪永远要让“枪手”来打。曹丕集团首先,物色到了这样一个人物。

1:断章取义找出《易经》和《春秋》等古籍的某一句话,再安排上现实中也许发生过或强拉硬拽的现象生生扯在一起,再加上阴阳五行原理一顿大杂烩,证明现在的美好时代和曹丕称帝都是上天预定好的事情。

2:许芝继续开始扯出回顾夏朝、商朝的国祚和大汉的历数问题,结合实际应和“帝王之兴,不常一姓”的道理。

3:把尧舜禹,汤文武的“伟大事迹”拉出来“遛一大遍”。

4:自己劝谏是职责所在,上天的确是眷恋您的。

曹丕看后做出王令指示,指示中提及了尧舜禹、周文王、孔子、周公旦等人的各个事迹,以此表示自己功德浅薄。另指出自己很多功绩都是继承先王曹操的,自己只想做好本分之事不敢乱想。你如此说话,让我诚惶诚恐。

曹丕再次要求,将这篇“占卜”劝进文公布于众,表达自己忠诚之心。

四:第二波大部队(含曹丕第四次批复)

占卜术看似对曹丕无效,按照规矩和套路就要拉更多的人来参与劝进。我们也都能看出来,曹丕数次将向自己劝进的人的上表公布于众,好像在说:“没劝进的人,你们都干嘛呢?”

官场的人谁都不是傻子,没多久,侍中辛毗、刘晔、散骑常侍傅巽、卫臻、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中博士骑都尉苏林、董巴等等人的奏表“接踵而至”。在这封奏表中,话题无非还是那几个。

1:许芝说的对(证明我们都看了您之前公示的内容,这次劝进说明之前的我们都看懂了)。

2:继续补充《易经》一些断章取义的新的语言,结合现实中的某事进行对比,展现出魏国代汉实乃天意。

3:如今汉室甩尾,天子影响力低,百姓都支持大魏而不理睬汉朝。

4:先王曹操很厉害。

5:魏代替汉的天命你阻止不了。

6:您赶紧向全国透露出“谦逊”之意,言外之意早点进入“三让”的正规吧。

曹丕看后下令指出,向天下布告我的诚心的出发点是好的(意思非常明白了,顾左右而言他但却露出明确信号),现如今百姓饥饿,人民缺衣少粮,这些都是我的罪过。我现在德行称不上王位,更别说是称帝了。希望你们不要再议论这件事了。

五:精锐部队袭来(含曹丕第五次批复)

没过几天,曹丕召集群臣,看似要商量什么大事,其实曹丕在等一个人——司马懿。在会议上,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侍御史郑浑、羊秘、鲍勋、武周等人向曹丕劝谏。这次,也是汉献帝第一次辞让之前魏国大臣最后一次劝进了。

1:许芝说得对。

2:拉出舜和大禹“溜一遍”,再把孔子请出来一次。

3:东汉安帝、和帝、冲帝、质帝以来大汉国统常常断绝。桓帝灵帝荒淫无道,大汉的衰亡都是天命。

4:曹丕有多好,功德有多高。

5:不能违背天意,如果再违背天意臣子们只会更加惶恐不安。

曹丕下王令指出,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自己对古代先贤非常敬重(各路先贤讲一堆),自己想要像古代先贤看齐。即使你们说的再好听,我的志向是不会变的。

曹丕饶有兴致地数次公布大臣劝进,也把自己王令随之公布。除了在提醒天下支持自己的人做好准备,也在给那些反对自己的人一些警告,更是暗示天子需要做点什么了。

曹丕向北看着许都城(当时他在“曲蠡”),30多岁的他意气风发。

不久后,曹丕收到了天子的诏书,开始“四让三辞”的工作。

活力

武当杂志社

中国民商杂志社官网

食品界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