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对刘邦是绝对忠诚的吗为什么说他的失败
2023年12月19日 风云资讯
韩信对刘邦是绝对忠诚的吗?为什么说他的失败主要是性格原因?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神,在楚汉争霸的战场上,他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最后最落得身死灭族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可以发现,韩信通兵法,有谋略,智慧过人,心性坚韧,能忍别人不能忍受的屈辱。但他的性格却也有极大的缺陷,就是拿不起,放不下,犹豫不决。
在战场上,韩信很有决断力,但在人生的重要关口,他往往对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所以总是优柔寡断。韩信一生,在关键时候,该拿起的没有拿起,该放下的没有放下。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他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后,先后平定赵、齐两地,打败并杀死项羽的大将龙且,威震天下,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就连一向气吞山河的楚霸王项羽也感到了害怕,他派了一个叫武涉的人去劝说韩信,想让他脱离刘邦独立,和楚汉三分天下。韩信断然拒绝了对方的说辞,并且说:“你告诉项王,没有汉王,我就没有今天,所以我到死也不会背叛他的。”
看这番言辞,韩信对刘邦是绝对忠诚的,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慢慢分析。
韩信却听从了这个计策,他带上钟离眜的人头去拜见刘邦。刘邦当即把他抓了起来,韩信大呼冤枉,说着“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话。刘邦拿不到韩信谋反的证据,就赦免了他,降他为淮阴侯。
这个时候的韩信,已经失去了所有资本,就更应该夹起尾巴作人,放下对于权势地位的想法。但韩信却不能安分守己地过日子,他羞于和周勃、樊哙等人同列,整天怨气不断,怏怏不平。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守时,来向韩信告别,韩信就悄悄和他说:“你所去的地方,是天下精兵所在之处,你从外边起兵,我在里面响应,天下就可以谋求了。”
后来,陈豨果然举兵造反,刘邦亲自带兵去平叛,只有吕后和太子留守京城。韩信召集家臣想要袭击吕后和太子,但有人告密,吕后知道了他谋划。吕后和丞相萧何商量,萧何就骗韩信说:“皇上那里已经传来消息,陈豨已经被杀死了,大臣们都应该进宫向吕后道贺。”韩信称病不愿意去,萧何就说:“即使有病,也应该强打精神进宫道贺。”
韩信相信萧何,就进了宫。吕后让武士抓住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他,并诛灭了他的三族。
一代名将就落得个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可以说,在战场上,他是时代的最强者,但在政治权谋上,在人生的抉择上,他却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他的失败,主要就是性格原因:在该作出决断的时候,他总是犹豫不决;在该低调的时候,他却放不下对权势地位的欲望。所以司马迁说韩信如果能学会谦让,不夸耀功劳,不自恃才能,他在汉朝的地位就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太公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