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高攀龙的著作都表达了什么情绪
2024年01月24日 风云资讯
明朝高攀龙的著作都表达了什么情绪
明朝高攀龙,字存之或云从,江苏无锡人,后世称之为“景逸先生”。高攀龙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东林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东林八君子”之一。明朝高攀龙担任过太常太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职务。
东林书院
高攀龙与东林书院的联系应该是从他归家教学之后开始算起。高攀龙在漆湖的湖畔建造了一座名叫“水楼”的居所,这个地方作为他读书静坐的场所,除了自己刻苦钻研之外,他还经常参加讲课,很快他便成为了一代儒学宗师。当时的高攀龙与顾宪成交往密切,两个人的友谊十分深厚。
万历三十二年,在无锡知县的大力支持下,高攀龙和顾宪成等人开始重建东林书院,并且每年在这里举办“东林大会”。开始是由顾宪成来主持大会,等到顾宪成去世之后改成由高攀龙来主持,一直主持到书院被拆毁。当时的士大夫不管是否认识他们本人,但是提起高攀龙和顾宪成都会进行称赞。
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的过程中常常用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人格标准来评论政治和朝廷,对人物进行评价。当时许多跟他志趣相投的士大夫都会随声附和,纷纷来参加主持的大会。当时在朝的正直官员也跟他们志趣相投,遥相呼应。那时候的东林书院已经成为了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当时的反对派对此十分憎恨,称他们为“东林党”,诬陷他们认为他们是假借讲学的名义实际上是结党营私。
- 上一篇:冰箱插上电压缩机没声音是什么原因
- 下一篇:冬天空调不启动怎么办从这几个地方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