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近日新闻

柳宗元所作的柳州二月充盈着诗人的贬谪之苦

2024年01月24日 风云资讯

柳宗元所作的《柳州二月》,充盈着诗人的贬谪之苦,思归之悲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时期文学家、思想家,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方面的成就大于诗。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柳宗元所作的《柳州二月》吧。

人生风波恶,心定自然过。人在其中,囿于枷锁,灵性丧失,无地自容。解开,自然放手;释然,必定执著。百年弹指,那些所谓“爱憎怨恨离生死”,到最后也不过是烟云,终将消散殆尽。

《柳州二月》

【唐】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柳州二月》,又名《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写成于柳宗元临终贬谪之地。自从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诗人就一直离开都城,再没能回去过。元和十年(815年)三月, 柳宗元再次被贬,担任柳州刺史。某年二月,触景生情,种种思绪混乱交织,因而成诗,满篇哀怨,无处话凄凉。

“宦情羁思共凄凄”,宦情,为官的情怀,指诗人再次遭贬谪居柳州之后的复杂内情。羁思,远离故园,暂居异乡,因而思念故土的愁思,此处特指诗人带罪之身而有家难回的抑郁之情。凄凄,形容悲伤过度的样子,官既不好做,家又难以归,身如浮萍游荡世间,此种情感交织之下,只能满怀悲痛,苦而更伤。

在本诗的开头阶段,诗人就交代着自己的全部情绪焦点所在,其一是“宦情”,仕途不顺,前路难明,光景黯淡;其二是“羁思”,寄居他乡,身世漂泊,有家难归。在这样的苦上加苦般的双重打击之下,诗人的心情自然是“共凄凄”,一片凄风苦雨,悲不自胜。也正是如此,为全诗奠定了情绪基调。

这首诗全篇意境是凄迷而无助的,当诗人在开始就暴露出自己的“宦情”和“羁思”之时,就已经注定了整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所以,仔细考量,满打满算四句28个字,每句诗的结尾三个字,从“共凄凄”到“意乱迷”的情绪外显实质化,再从“百花尽”到“莺乱啼”的情感共鸣意象化,无不彰显着诗人的构思立意之高妙。

羁宦之凄楚,不足为外人而道,观本诗,似乎无一字言此衷肠,然透过字里行间,却无不充盈着贬谪之苦,思归之悲。苏轼在《东坡题跋》中,曾就宗元诗与渊明诗作出评论:“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诚哉斯言!

化工管理编辑部

百科论坛期刊

传奇故事版面费

东方陶瓷杂志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