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诬陷张郃和高览背后原因是什么
2024年01月24日 风云资讯
郭图诬陷张郃和高览,背后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郃与高览投降曹操,是因为袁绍的谋士郭图的诬陷所致。小说第三十回提到,得知乌巢被袭的消息,张郃提出应派重兵支援乌巢,但郭图却认为此时曹操的官渡大营兵力空虚,建议袁绍向官渡发动进攻。等张郃、高览进攻官渡失利后,郭图为了逃避责任,诬陷张郃、高览有降曹之意,令袁绍大怒,欲将二人治罪。张郃、高览惊恐不已,最终投降了曹操。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根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撰写的史书《三国志》改编而成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其中有不少的故事情节出自真实的历史。那么,小说中描述的这段郭图陷害张郃的情节又是否为真实的历史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段史料就出现在《三国志张郃传》当中。据该传记载,张郃提出援救乌巢,郭图却以“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之语说服袁绍否定了张郃的意见,令袁绍作出了以张郃、高览率重兵进攻官渡、以少量兵力支援乌巢的错误决定,导致乌巢粮草被烧,张郃进攻未果的结局。
事后,郭图不但没有检讨自己的判断失误,竟然对袁绍表示:“郃快军败,出言不逊。”此举也直接导致了张郃和高览的投敌,令官渡战场袁绍与曹操的力量对比出现重要变化,造成袁绍在官渡的惨败。
那么,郭图为什么要诬陷张郃和高览呢?难道仅仅就是为了推卸责任吗?要回答这个回答,还要从郭图这个人物及袁绍阵营两大利益集团的矛盾说起。
郭图,字公则,汉末颍川人氏,早年投靠袁绍,曾在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与辛评、荀湛等人一起说服冀州牧韩馥让出了冀州。从此,郭图也成为袁绍帐下著名的谋士之一。
冀州集团自然不甘心被颍川集团打压。于是,在官渡之战期间,冀州集团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审配以颍川集团的许攸家族在冀州横行不法为由将其关押,此举也重创了颍川集团,令其代表人物许攸不得不投降曹操,这也导致了后来的乌巢粮草被烧。
不过,颍川集团的反击也非常迅速。当冀州集团的张郃与高览提出援救乌巢时,郭图立即表示反对,并说服袁绍让张郃、高览进攻曹操在官渡的大营。而就在张郃、高览无法获胜时,郭图随即在袁绍面前诬陷二人“郃快军败,出言不逊”,最终令张郃与高览不得不投降曹操。
从以上史实的分析来看,郭图诬陷张郃,远非推测责任那么简单。郭图的意图很明确,抓住一切机会打击冀州集团,令其永世不得翻身。不过,令郭图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愚蠢举动,不仅导致了袁绍在官渡之战的惨败,也为袁绍集团的末日敲响了丧钟。
- 上一篇:2022rsi指标的优缺点
- 下一篇:车间厂房降温用什么降温设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