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冷却系统

德国多代屋直面老龄社会

2023年07月25日 风云资讯

德国“多代屋”直面老龄社会

政府资助建立老人和孩子交流场所,作为福利机构无偿提供社区服务

在世博会德国馆,记者发现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展示项目,它用乐高玩具构建了一个个生动温馨的场面:孩子和老人欢聚一堂,一起喝咖啡;年轻人照顾老人和孩子;孩子们则为老人们唱歌……这就是德国推行的“多代屋”项目(Multi-generationalCentres),它旨在让不同代际的人们在一起互动、交流,以应对德国日趋明显的老龄化社会。

这个项目是何时兴起,又是如何运作的?这个项目能给北京提供什么样的启示和借鉴呢?记者邮件采访了德国“多代屋”项目组。

目的打破代际界限促交流

在德国,老人在社会中所占比例在持续增长。2005年,德国65岁及以上的老人是1590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2290万至2359万人。

德国主管家庭事务部以及老人妇女少儿事物的国务秘书约瑟夫·亨坎(JosefHechken)回复邮件中介绍,“多代屋”项目于2006年11月由家庭事务部部长尤尔苏拉·范德勒茵建立,其目的在于打破家庭界限,让年轻人和老年人欢聚一堂,给不同代的人们以见面和融合的机会。

在“多代屋”里,老人的日常生活可以得到照顾,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内容老少同乐互帮互学

亨坎说,据调查,有1/3的老人在做义工;另有1/2的老人希望做义工,但不知道去哪里做。“多代屋”项目可以发挥老人的潜力。比如,他们日常生活方面的技巧、带孩子的经验等,都可以传授给现在的年轻人。

通过“多代屋”,老人重新和社会有了接触的机会,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发挥。

55岁到65岁的老人是“多代屋”中的最活跃分子,他们大多已退休,既可以帮助年轻人照顾家、看孩子,也可以照顾更年长的人士。

亨坎说,有不少于78%的经常光顾“多代屋”的儿童会经常和老人接触,他们中有超过一半的人经常和老人对话;有1/2的儿童会为老人读书;孩子们还会教老人浏览互联网、唱歌、演戏,和老人一起画画和做园艺,而很多老人把“多代屋”里的孩子当作了自己的孙子、孙女,建立了祖孙一样的情感联系。

资金国家每年资助4万美元

亨坎说,“多代屋”项目由国家推进,每年每个“多代屋”都可以得到4万美元的资金资助。至今,德国已经建立了500个“多代屋”,这个项目还提供了大量做义工的机会。

现在“多代屋”共有1.6万名服务人员,其中约2/3为义务服务。在4年时间里,“多代屋”项目已得到了超过1万人的义务服务。亨坎说,“多代屋”项目已成为促进德国社会公民责任意识的“心脏”,让义务服务的血液不断在全国上下流动。

在设立之初,“多代屋”只是被看作多代同堂家庭的翻版,现在它的初衷越来越彰显出来。它是一个服务节点,同时也是年轻人和老年聚会的地点,有65%的“多代屋”能够把各个年龄段的人聚集在一起。超过65岁的老人占15%,50到65岁的人占17%,剩下的都是年轻人。

服务所有服务无偿提供

据德国馆讲解员介绍,设置在斯图加特的“多代屋”,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但是日常管理由社区负责。“多代屋”在当地是福利机构,没有盈利的项目,提供的每项服务都是无偿的。作为普通居民,如果希望在自己生活的社区里建立这样的场所,可以向当地政府或社区申请,只要社区实际需要就可建立。

如果老人或儿童在这里出意外,可到医疗室处理,情况严重可到医院,“由于当地医疗保险很普及,所以医疗费用不是难题”。

“多代屋”项目官网称,该项目的关键是要让活跃的市民和专业人士在视距范围内一起工作。有三个专业组织为其保驾护航,一个服务公司,职责是组织服务人员;一个公关机构,负责媒体宣传;一个研究机构,每半年发放一次研究报告。这样,“多代屋”也成了义务服务和专业机构合作的典范。

美本申请规划

有名的美国留学中介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如何申请美国学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