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为何没在潼关挡住安禄山
2024年02月18日 风云资讯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为何没在潼关挡住安禄山?
你们知道唐玄宗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假如唐玄宗不“骚操作”,那么安史之乱很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中就被平定,唐朝可以不会就此走向衰落,甚至中国历史都可能被改写。
公元755年,唐朝北疆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率领近二十万精锐南下。河北中原各地因为长期没有战争,军备废弛,民无斗志,因此在战争初期被叛军横扫,迅速兵临潼关。潼关是进入长安的大门,一旦潼关失陷则长安不保,长安是大唐国都,长安失守则大唐危矣。所以守住潼关关系到安史之乱的战局,同时也关系到大唐的兴衰。
但是,当时已经七十岁的唐玄宗在安禄山的叛乱下已经失去了冷静。这位好大喜功的“唐明皇”眼看着自己最信任的节度使叛变,河北中原一片狼藉,他的威名扫地,颜面无存,在极度愤怒耻辱和恐惧的情况下,他强令封常清、高仙芝以后后来哥舒翰出战。
结果是封常清高仙芝被唐玄宗猜忌斩杀,而继任的哥舒翰在无奈之下,被迫率兵出战精锐的叛军,结果战败被俘。
至此,唐朝拱卫首都的屏障被攻陷,唐玄宗当时唯一可以依靠的野战部队覆灭,长安不保。
唐朝丢掉长安后,国威一落千丈,唐玄宗流亡四川,在马嵬驿处死杨贵妃,后来禅位给儿子李亨。唐朝后来用了足足八年时间才平定安史之乱,长安城被洗劫一空,中原河北满目疮痍,边军节度使尤其是河朔三镇从此以后逐渐脱离中央控制,尾大不掉。大唐盛世由盛转衰,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一直影响到后世的宋朝。可以说,唐玄宗晚年因为沉溺享乐,懒政怠政,尤其是潼关战役错误的指挥,导致唐朝乃至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改变。
- 上一篇:埋儿奉母想知道父母和孩子谁更重要
- 下一篇:古代皇帝寿命为什么那么短主要原因出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