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战争是怎样的其宗旨是礼仪第一胜
2024年02月18日 风云资讯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怎样的?其宗旨是“礼仪第一,胜负第二”
春秋时期,即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人们的印象中,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代表着杀戮、血腥。不论正义与否,战争过后必定是血流成河,古今中外,几乎都是如此。然而,春秋时期却是个例外,它的战争不仅不血腥,看上去还有点可爱,其宗旨是“礼仪第一,胜负第二。”
春秋初期,虽然周天子的约束力降低了,但还是有一定的约束力。如果两国有矛盾,不得不打一仗,怎么办?也行,但必须得遵守一些规矩。
1.战争开始之前,进攻方必须交待战争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能说服天下人,不能敷衍了事;
2.如果战争一方突发紧急情况,比如出现天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或者君主病逝,导致将士无心念战,在这些情况下,另一方不准趁机偷袭;
比如鄢陵之战,晋军主将郤至在战场上来回冲锋,三次遇到楚王的车驾,都下战车行礼,楚王也非常欣赏郤至,还赠送他一张弓。再比如宋国内乱时,华豹和公子城狭路相逢,两人搭箭互射,华豹先射一箭没中,准备再射时,公子城非常生气地喊,你讲不讲规矩,都已经射了一箭,这下轮到我了。华豹还真的放下弓,结果被公子城一箭射死。
为什么春秋初期的战争会是这样?原来,诸侯君主都是周天子分封的同姓宗亲,大家都是一家人。刚开始,周天子对诸侯国还有很强的威慑力,诸侯国就算有矛盾要打仗,也都会规规矩矩。而且战场上都是贵族,统帅是君主,将军是大夫,士兵是士,平民和奴隶没有资格进入战场。因此,战场上不宜流血。可是到春秋末期,一切都变了,战争成为没有底线的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