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会在赤壁大败看看学者们是如何评价
2024年02月18日 风云资讯
曹操为何会在赤壁大败?看看学者们是如何评价的?
蔡东藩:黄祖本无才智,而孙坚死于祖手;孙策又不能亲复父仇,命为之,势为之也。坚阻于命,策限于势;至权承父兄之业,用瑜蒙诸将,一出再出,
三国时期虽然局势纷繁复杂,各路诸侯的势力也犬牙交错,但是大部分的战争都是小打小闹,只有那几场大战才是具有决定性的战役,而恰恰是这几场决定性的战役对三国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三个国家可以北南西相互鼎立成为了这样的一种局面。
而赤壁之战自然是三国时期的第一战役,后世有许多史书和历史学者穷尽一生来探索这场战役,从战争的原因经过到结果,再从战争的背景入手去分析三个方面的事例。所以今天我们就从更细节化的角度来了解,赤壁之战当中能够拥有百万之众的曹操为何一定会失败。
首先,曹操阵营当中有许多非常有才华的谋士,例如程昱,荀彧和郭嘉,对于诸侯王来说,能够拥有推心置腹一样的交心朋友来为自己出谋划策自然是一件幸事,可是曹操却没有听从自己手下的安排。
可是诸葛亮对全局分析过后就了解曹操的水军部队最多不会超过20万,所以当敌人明确的知道自己军事力量和军队数量的多少,他们就会做出积极和有效的应对。
第二个方面是曹操的军队并不熟悉东南方向的水军作战,虽然曹操之前已经在北方训练过一部分军队,可这些人只是在训练当中进行演练,并没有实际的战争进行磨练。
而相比之下,东南方向的水军不仅仅是土生土长的部队,而且他们也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场战争的磨练,从士兵素质和军队作战能力上都略胜曹操一筹。所以当刘备的2万人和东吴的3万人联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战斗力,自然曹操难以招架。
第三个原因也正是史学界经常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曹操忽略了自己大本营的麻烦,西面的马腾和韩遂并没有完全的解决,并且他所占领的荆州虽然为他提供了6万名水军士兵,可这6万人也只是表面上归咎于曹操,并没有心底里臣服于曹操。所以军队内部军心涣散和大本营后方没有安定,成为曹操向东南进军的重要祸患。
在赤壁之战结束之后,从曹操写给孙权的信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战役过程中曹军部队许多士兵都爆发了瘟疫,而且他们水土不服,自然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和调整。恰恰东南方向孙刘联军以逸待劳,在军事素养上便做到了抢占先机,事半功倍。
曹操放弃了自己强大的步兵实力,放弃了北方的战马,反倒去选择自己本不擅长的水军部队,这在根本上就是失策。虽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能够更好地引导战争的舆论,可是这并不能够为曹操的战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综合来看,天时地利人和,曹操表面上全部拥有,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占据任何一个方面,就单单东南方向长江水域的情况他就并不了解,所以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曹操这场战争一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