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近日新闻

崔浩北魏第一名相最后为何没能善终

2024年02月18日 风云资讯

崔浩:北魏第一名相,最后为何没能善终?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崔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南北朝之际,北方曾出现过一个一统的王朝——北魏,与之前的曹魏不同,北魏是由鲜卑的拓跋部建立,是典型的鲜卑族政权。他们利用前秦瓦解的机会,成功在乱世中建国,在拓跋焘的努力下,成功一统北方。与前秦非常相似,北魏的一统多亏拓跋焘的雄才大略,也多亏他手下的一位传奇名相崔浩。

《魏书》中记载:“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白马公玄伯之长子。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崔浩他出身名门,在后来清河崔家成为隋唐时期的大门阀,历史上有名的七宗五姓之一,崔家的兴盛与崔浩的崛起有着很大的联系,他很早就进入到北魏政权,给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做秘书,此后崔浩在朝中不断升迁。

崔浩

他处理得倒是非常好,把拓跋部早期到现在建国大部分的历史都很详细写了出来,可崔浩主持编修的史书,引发了朝中鲜卑贵族们的不满,他们疯狂攻击崔浩,一向信任崔浩的拓跋焘看见这部史书,更是异常愤怒,直接就下令杀掉崔浩,并且把崔浩的家族连同有姻亲关系的家族全部灭掉,这就是北魏著名的国史事件。

国史事件的真相

其实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但皇帝不是想杀谁就杀谁的,历朝历代一些掌握大权的臣子被皇帝杀掉,大多都是谋反,结党这些罪名。几乎是没有人因为修史书被杀掉的,更何况崔浩是三朝老臣,国家的支柱,就这么被杀掉,很难让人相信拓跋焘之前还那么信任他。

国史案件官方的说辞是,崔浩他们修著的史书有些太直接,拓跋部早期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值得避讳的事情都被记录下来,还流传到了民间,大家都来点评拓跋家族的这些历史,这件事让拓跋焘与鲜卑贵族们非常不满,这才对崔浩下了杀手。

其实我认为,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崔浩他的死亡并非是国史修得有问题,而是北魏政局中,汉人士族与鲜卑贵族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拓跋焘刚刚继位的之后,明明崔浩有着拥立大功,结果却被他免职,这是因为崔浩在朝中的作为,引发了这些鲜卑贵族的不满,他们不甘心让汉人位居高位,后来主导杀掉崔浩的,也是这些贵族们。

把崔浩送上死路的改革

崔浩主持国家的改革,他本身就是汉人士族,自然就想要恢复当初由汉人士族掌握朝政的局面。可当时拓跋鲜卑为主的这些皇族,贵族们,本身就还处在部落文化中,他们仍然坚持着原始的这一套,对于汉人士族有着本能的敌视。

崔浩自己觉得有这么大权力,朝廷要想维持也必须要靠着汉人的力量,因此他在改革方面就有些过于激进,这也导致他最终的死亡。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崔浩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表弟卢玄劝阻他说:“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意做这件事的人,能有几人!请你要三思。”

可惜他没有听自己表弟的话,一力推行汉化,他的汉化与孝文帝的不一样。他是强行要扶持以自己家族为代表的这些汉人士族,想要让朝中大权都掌握在汉人士族的手中。我认为这就是根本矛盾的体现,也是拓跋焘动杀心的原因。

崔浩这么做,肯定也是为了国家着想,汉化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可他精通阴阳说,居然没有想过平衡的道理。汉人士族掌握国家的政权,这在鲜卑族政权中是很难出现的,原本崔浩在朝中当政,就已经引发了鲜卑贵族们的不满,偏偏他的这些政策改革,几乎是把鲜卑贵族的利益给剥夺干净,因此他们就借助国史事件,对崔浩展开反攻清算。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