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是什么形状的正四棱锥形只是表象
2024年03月11日 风云资讯
金字塔是什么形状的?正四棱锥形只是表象!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金字塔是什么形状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常我们熟悉见到的金字塔就是一个四面正三角形,底面为正四方形的棱锥,数学上把这种形状称为正四棱锥,之前我有一篇《金字塔四面的猜测》有论证过这个锥体与五行的关系,但是金字塔内流传出一个神奇的数列”142857“,数学上称它为走马灯数,这个数字存在必定有它的意义。
我之前用这个“走马灯数142857”演测出了一个跟数字六有关的形状,并把它称为“六行”,并在”五行“之外增加了”风“这个元素,为了与”五行“区别,我称它为六道,并从二维的方式对他们做了一个绘制。如果这个”六道“用三维的方式去排布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呢?
我们得先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山“入手,中国二十四山综合了十天干,十二地支,八卦,却独独去掉了”十天干中,“戊己”两个元素,它思路应该是这样。十天干是与五行相互对应的,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十天干既然叫做天干,但戊己为土,则应该是地下的,所以弃之不用,其它八个则为分列四正方。那么我增加的“风”这个元素,自然是在“土”的正上方,这样就可以构成中国传统中所说的六合,即上下东西南北。从数学模型上看,就是一个正八面体。又与我们传统的“八卦”出现了惊人的巧合。换个角度,“八卦”只是个二维平面,而“八卦”的三维立体的有可能也是这种形状,上面的是阳,下面的是阴。
回到前面提到的”金字塔“,资料显示,金字塔底部的四个角分别指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么它顶点指向”天狼星“位置,就应该是”天“的位置,我们知道埃及人认为在地上的生与在地下的死是同样的,”金字塔“是以一个陵墓的方式存在只是生的世界的一个投影,那么他地下必然会有建筑物定是与地面的建筑是对称的。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如果我们把金字塔的外形重新构筑一下,把它设想为一个正八面体,这个正八面体的东西南北和顶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属阳的部分,它对应“金木水火”和“风”,地面以下存在一个镜像位置,即地下顶点的与地面的顶头对称,它对应的是“土”,属阴,阴和阳共八个面共同成为一个正八面体,那样就已经具备了”六合“的概念。正八面体的结构更加能符合埃及人的生死观。
从这个角度看,正八面体有可能才是金字塔的完整外形,而金字塔为什么有大有小,这只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地上露出部分大小不同导致,我们假设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正八面体模型,掉到地下,掩埋的深浅不同则导致我们看到金字塔的大小不同。
就像复活节岛的巨人像一样,以前我们看到的只是地面的部分就认为它是全部,事实并非如此,那么金字塔也有可能是正八面体这样的方式,如果我们把正八面体的中间四个面视作地球的赤道,上下两个极点视作南北极,那么正八面体就相当于圆球体的六个极点和个面,传闻金字塔存在多种数字规律,比如它的底面周长与高度的两倍符合圆周率,但如果把它视作一个正八面体,这将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规律,可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字塔只是半圆的四角部分,另外还有一个半圆的四角部分还埋在地下,只是人类还没真正发掘而已。
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外的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胡夫金字塔。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字塔首先是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另说:1880年竣工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现长220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最大的重达160吨;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车装运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用60万节车皮;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2]
这座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让人们叹为观止,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在四千多年前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运用,能有这样的构造,确实是十分了不起的。
胡夫金字塔南侧有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胡夫的儿子当年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将船拆开埋于地下。该馆是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修建的。船体为纯木结构,用绳索捆绑而成。
但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人们已经知道,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因而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也就在14624万公里到15136万公里之间,从而使人们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49,597,870公里定为一个天文度量单位(现代科学通过精确测量日地平均距离
为149,597,870公里,大约为15,000万公里);如果把胡夫金字塔的高度146.59米乘以十亿,其结果是14659万公里正好落在14624万公里到15136万公里这个范围内。事实上,这个数字很难说是出于巧合,因为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难道说埃及人在远古时代就能够进行如此精确的天文与地理测量吗?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数字“巧合”还在不断地出现,早在拿破仑大军进入埃及的时候,法国人就对胡夫金字塔的顶点引出一条正北方向的延长线,那么尼罗河三角洲就被对等地分成两半。人们可以将那条假想中的线再继续向北延伸到北极,就会看到延长线只偏离北极的极点6.5公里,要是考虑到北极极点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动这一实际情况,可以想象,很可能在当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时候,那条延长线正好与北极极点相重合。
除了这些有关天文地理的数字以外,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它的精确度远远超过希腊人算出的圆周率3.1428,与中国的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相比,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此外,胡夫金字塔的总重量约为6000万吨,如果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
约建于公元前2600年,位于距离开罗西南27公里处的萨卡拉(Saqqarah)地区,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一位法老萨夫罗在位时期修建的。底部为边长约189米的正方形,高约105米。其特别之处在于,塔身在超过一半高度的时候,角度发生变化,倾角由于下半部的52度向内弯折成43.5度,这样金字塔四面看起来是弯曲的。
- 上一篇:曹操明明可以围歼袁术却网开一面这是为什么
- 下一篇:不可思议贞观之治是一场骗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