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食不知味的原因是什么
2023年08月14日 风云资讯
老人食不知味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一日三餐都希望自己能够吃好,吃饱,最好是能够吃到自己喜爱的味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的老人却出现了食不知味的问题,也就是吃什么都不香的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吃饭不香有原因
味觉退化甚至丧失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通常情况下与下列因素有关。
1.味觉器官退化:在广州工作的小惠今年回家过年时,总觉得妈妈炒的菜不像以前那样美味了,每次都让她咸得猛喝水,但妈妈却吃得津津有味。当她向妈妈反映“好咸”时,妈妈却回答:“会吗?”这让小惠警觉到妈妈的味觉是不是出了问题?其实
,小惠的妈妈并不是身体出了什么大问题,而是味觉退化了。随着年纪的增长,跟身体其他部位一样,味觉也会逐步退化,但退化的速度会依味道的种类有所不同。研究发现,老年人对咸味的感受退化最厉害,对甜和苦的敏感度则次之,对酸的感受度影响最小。2.睡眠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老年人睡觉少是正常现象。一些老人出现失眠、易醒、睡眠不深等情况后也是满不在乎,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其实睡眠不好就会影响食欲,睡觉不香,自然吃饭无味。
3.慢性病影响:除了自然的退化外,一些慢性疾病也会影响味觉。例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神经退化、缺铁性贫血,因为缺乏铁这个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也会影响味觉。
4.情绪的影响: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到其对不同味道的敏感度。时下,不少老年人喜欢等儿女回来吃团圆饭
,可有些夫妻喜欢在餐桌上吵架拌嘴,有些则喜欢在餐桌上训斥孩子,同桌吃饭的老人眼里看着,心里气着,嘴里的饭菜自然香不到哪里去了。吃饭没味加点酸
随着味觉功能的日渐减退,老年人吃东西没滋味时,往往喜欢往菜里多放盐。但太咸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会有不良的影响。在日常饮食中,可以用酱油代替盐,沾在食物表面的酱油可直接刺激味蕾,满足对咸味的需要。
此外,老人对酸的敏感度退化较慢,可在烹调时加点柠檬汁、菠萝或是西红柿、醋、梅汁等,也是不错的烹调方式。一般的汤煮起来味道较淡,但如果用排骨煮成高汤,就可少用点盐。
适当补锌可改善味觉退化
每到节假日,老人们总喜欢张罗一桌好菜来犒劳回家的儿女们,看着孩子们大口小口吃得津津有味他们会非常高兴,可自己却很少动筷子。他们吃得少,而且口味还特别的刁,印象中似乎做饭的兴趣远远高于吃饭,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
,锌是与味觉密切相关的营养素。老年人食欲明显减退,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可以测量一下头发、血液里的锌含量。如果确实缺锌,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就要注意荤素搭配,可多吃些含锌高的牛肉、猪肉、海鲜等。此外,坚果虽也含锌,但热量太高,老人一天以吃一小匙或是一小把为宜。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越精致,烹调过程越复杂,锌的丢失就越严重。
突然性的味觉改变应重视
虽然退化会造成味觉不敏感,但如果看到老人在饮食上出现异常,儿女们千万不要把它简化成味觉的自然退化所致,因为这些变化也有可能是身体其他疾病的警讯。
糖尿病患者如果用药过量,会造成血糖降低,变得喜欢吃甜食;高血压患者用药后,可能造成血压下降,会喜欢吃咸的食物;如果爱吃酸的东西,则可能与贫血有关。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突然性的味觉改变,应当引起重视,有必要去医院做一次检查,看是疾病或是用药所致
,还是自然的退化,再加以处理。看来食不知味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健康的问题,想找回吃的香的感觉,大家就要找到导致吃饭不香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干预,相信老年人也能再次品尝到自己喜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