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装修空间

用十四年的时间位极人臣陈新甲最后结局如何

2024年04月01日 风云资讯

用十四年的时间位极人臣,陈新甲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陈新甲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千古谁识陈新甲。姓陈,名新甲,万历三十六年举人,从河北定州知州进兵部尚书。这是明朝将亡的乱象开始,举人身份做到兵部尚书,千古奇闻。兵部尚书在六部中排行第二,古称“大司马”“大将军”,统管全国军事,正二品官员,下辖四部门,兵部尚书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后勤部长和总参谋长综合,典型的位高权重。一般来说这样的高位,起码要进士出身才能担任,履历还需要漂亮,让上上下下的人心服口服。陈新甲的上位却是崇祯皇帝硬掰扯上去的,定州知州,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宁前兵备佥事,右佥都御史,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进兵部尚书,十四年时间做到位极人臣。

此处存疑,崇祯是控制欲极强的皇帝,喜欢远程操控大军攻守进退,后来的每一次大战几乎都有崇祯插手其中进行干涉的影子,所以说,陈新甲的作为就算不是崇祯授予的,也是崇祯所认可赞同的。不让陈新甲辞官是想让他继续发光发热,做自己的挡箭牌。各位看官老爷觉得,这样认为是否有点道理?明军遭此大败,再无反击清军的资本和力量,只能固守坚城慢慢等待奇迹发生,重大转机出现。

奇迹和重大转机是需要时间酝酿发生的,得先摆平来势汹汹的满清铁骑。松锦之战大败后,随即而来的是崇祯密使陈新甲议和清军,不幸消息被其家童泄露,皇帝只能将他斩杀。其中真是疑团重重,陈新甲久在边疆、防御清兵,有才干和魄力,被当时的人称为文人统帅之典范。可是就这样的人物,兵部尚书,新败归家,皇帝找他商议求和一事,他大嘴巴地让家童知晓后,传出朝野,舆论大哗。这事无论怎么看,都像是隐瞒了什么。

首先,牵动着大明朝堂的议和一事为什么会让一个小小的书童听到;第二,书童为什么把这一消息往外传;第三,陈新甲文人出身饱读史书,会这么大嘴巴的大肆宣扬出去,让别人知道这件关乎国家颜面的事吗?因此我们有理由猜测,陈新甲的死有隐情,很可能是崇祯故意拿出去的替罪羔羊。

一生为国尽忠、殚精竭虑的陈新甲最终在史书上留下“不能持廉,才亦不可大用,终屡误国事,贻后世以骂名”的评价,这事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没有责任了?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