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王朝在面对契丹部落的叛乱时为何会屡屡
2024年04月01日 风云资讯
武周王朝在面对契丹部落的叛乱时,为何会屡屡失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武周王朝在面对契丹部落的叛乱时,为何会屡屡失败?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武则天临政的武周王朝被历史学家们誉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见那应该是一派强盛景象,但为何在面对当时还十分弱小的契丹部落的叛乱,武周王朝却屡屡讨伐失败呢?
当时,契丹部落因为灾荒,民众饱受饥饿。当时镇守营州的都督赵文翙不仅仅不赈济灾民,还视契丹酋长如同奴仆。于是,契丹首领揭竿而起,反了武周。
武则天听到后十分震怒,派了三次军队讨伐,结果次次败退,最后还是假借突厥之手,这才将契丹部落的叛乱镇压了下去。
第二次讨伐契丹是在契丹叛军首领李尽忠病死后,武则天认为契丹群龙无首,叛乱应该很快压下。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李尽忠虽死,孙万荣还在。孙万荣召集部众重新出征,攻克了冀州和瀛洲,河北震动。再加上突厥背信弃义,武则天慌了手脚。于是第二次讨伐契丹开始。重上战场的王孝杰立功心切,重兵深入,遭遇契丹埋伏,王孝杰坠崖身死。孙万荣趁机南下,烧杀抢掠,横行无忌。镇守渔阳的武攸宜硬着头皮讨伐,大败后龟缩不出。第二次讨伐契丹又失败了。
第三次以武懿宗为统帅的讨契丹大军未战先怯,以二十万大军对阵几千契丹骑兵居然要逃跑。武懿宗一溜烟跑到相州,契丹人不费一兵一卒,得了赵州城和武周的所有辎重。要不是因为突厥人贪财,将契丹一座宝藏城给屠了,致使契丹兵卒再无士气,否则武周第三次讨伐契丹依旧会失败。
虽然第三次讨伐契丹成功了,但是功却不在武周,而是因为突厥人无信的本质偷袭了契丹,才导致的武周不战而胜。
由此可见,此时的武周王朝看似强盛,其实外强中干,军事是一个国家的拳头。而武周的这对拳头却是如此的无力,可见武周王朝看似强盛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的却是无比空虚的身体。
- 上一篇:唐朝的女子平时都有那些娱乐活动呢
- 下一篇:高血压患者不应该进行哪些运动高血压患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