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与常遇春都是农民出身为何能成为明朝大
2024年04月01日 风云资讯
徐达与常遇春都是农民出身,为何能成为明朝大将军?
徐达与常遇春都是明朝开国大将,他们都是农民出身,却有着“帝国双壁”之称,那么为什么在当时地位低下的他们能成为大将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英雄好汉数不胜数,能人异士不计其数。而明朝更算得上是不亚于汉初的群英璀璨年代,英雄豪杰辈出。多少文臣武将的芳名流传千古,有“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之称的刘基、有朱元璋称之为“与萧何比肩的才子”的李善长、还有创立九字攻略的朱升,还有韩信,李文忠,邓愈等。
常遇春不仅有勇有谋,而且骑射功夫也是相当了得,在战场上多次用弓箭屡立奇功,挽回战局。在南京的抢滩作战中。更是因其勇猛无双,被封为前锋大将。常遇春的一生从无败绩,在军中更是拥有“常十万”的美誉。因为他曾自信地说:“如果給我十万大军,我必能横扫天下”。
四、总结
明朝建立以后,徐达是少数几个没有被朱元璋杀死的开国元勋。他既是朱元璋的发小,又是和朱元璋有生死之交的大功臣。最终归隐,病死在家中。常遇春虽然勇猛,但也有个杀降的坏毛病,想方设法地杀死投降的人。从进攻张士诚,到攻占大元都,都少不了常遇春的身影。只可惜天妒英才,威名赫赫的他年仅四十岁就病逝,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流星,璀璨而短暂。
徐达、常遇春两人是明朝的最佳搭档,他们配合默契,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而他们的历史告诉我们,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天赋和努力相结合,才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