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民素质

田承嗣参与安史之乱为何朝廷却没有处罚他呢

2024年04月01日 风云资讯

田承嗣参与安史之乱,为何朝廷却没有处罚他呢?

田承嗣,唐朝中期割据军阀,一代枭雄,世为卢龙军裨校,曾于安禄山手下为将。后在藩镇林立的中唐时期,凭借智谋和狠辣,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统领七州,拥兵五万,其势力居于河北三镇之魁,即是唐代著名的藩镇世袭势力——魏博田氏家族。

随着安史之乱的进行,田承嗣逐渐成为安史叛军中的主力干将,他凭借着治军、勇力,以及过人智谋和眼光,数次击败唐军。后唐将郭子仪率军平乱,用兵有法,克洛阳,声震天下。田承嗣见情势不好,遂在颍川降唐,但不久后,安禄山之子,当时的安史叛军之首,安庆绪率军退守相州,田承嗣又联合蔡希德、武令榔叛唐,三人合军北上,驰援相州。

田承嗣刚和安庆绪汇合,安庆绪却又被史思明所杀。此后,史思明接收安庆绪部,回军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并于同年兴兵南下。田承嗣在此时又担任先锋一职,率军再度攻陷洛阳,因此功被史思明拜魏州刺史。

然而,在见证了安史叛军中的勾心斗角后,田承嗣认为叛军的分崩离析是迟早的,遂有投降朝廷之念。此后没过多久,田承嗣预想成真,杀害安庆绪,独掌大权的史思明,死于其子史朝义之手。自此之后,安史叛军内部离心,再无往日威风。与此同时,仆固怀恩率唐军再度收复洛阳,安史叛军形势岌岌可危,屡战屡败,一时只有退守之力,无奈之下,史朝义和田承嗣只得率军入莫州据守。

史朝义弑父称帝的第二年,田承嗣见唐军已收复大部分州郡,安史之乱将平,便心生一计,哄骗史朝义回幽州搬援军,自己则于莫州坚守,抵御仆固怀恩的大军,史朝义不知田承嗣已有降唐之心,从其计,率五千骑夜出莫州,直奔幽州。

史朝义一走,田承嗣便召集众将,先是历数自己和叛军所行之恶,“吾与公等事燕,下河北百五十馀城,发人冢墓,焚人室庐,掠人玉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公门华胄,为我厮隶,齐姜、宋子,为我扫除“,而后又以祸福无常,改过自新方能转危即安来劝说众人出降。安史叛军中将帅、士兵离心日久,为求存,遂从田承嗣之议。

就这样,田承嗣以史朝义全家和莫州作为进身之礼,成功降唐。后安史之乱平息城池残破,民生凋敝,唐廷便数次大赦天下,对田承嗣这班子安史旧将既往不咎还一再提任田承嗣,升任其为魏博节度使。

田承嗣得封魏博节度使后,野心尽显,表面上接受朝廷命令,实则已是割据一方,于辖内收取重税、整修武备、统计户口,强拉兵丁,不过数年光景,就已有十万部众在手。

此后,田承嗣越发骄横,就连唐代宗都只能以下嫁永乐公主于其子田华来笼络其心。但是,唐代宗的“姑息之政”却让田承嗣势力愈来愈强。大历十年,田承嗣占相卫四州,起兵作乱,被唐代宗遣八镇兵马征讨,田承嗣不敌,上表请罪。后大历十一年,田承嗣又援助汴州李灵曜叛乱,不成,再度上表请罪。

两次叛乱,两度请罪,唐朝之所以都可容忍,就是因为田承嗣当时的势力之盛。在面对这个统领七州的河北三镇之魁,唐朝也只能任由其行事,让田氏家族称霸魏博六十余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曾言:”田承嗣首开河北三镇割据称雄之肇端,致使河北三镇‘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田承嗣则是其罪魁祸首。“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