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高血压分几个等级

赵匡胤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

2024年04月01日 风云资讯

赵匡胤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

赵匡胤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与曹丕、刘裕等“篡位同行"不同,赵匡胤在此之前,资望还远远没到足以篡位的程度!

可是,他的篡位却看起来是最轻易的:连拥立傀儡皇帝的过渡阶段都没有,直接就夺权称帝!而且,居然还就把位置坐稳了!

赵匡胤之所以能“轻易”篡位,在于他洞察到了深藏于表面平衡背后的深刻矛盾!

柴荣的布局959年,正当柴荣意气风发地进取幽州时,突然病重。

回到开封的柴荣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开始紧急安排后事。

1、去除隐患,赵匡胤上位。

在权力交接中,禁军的忠诚至关重要!

当时,禁军的主要力量有两支:殿前诸班和侍卫亲军。

由于侍卫亲军曾是唯一的禁军主力,权力过大,自郭威建国以来,一直在创建、加强殿前诸班,削弱侍卫亲军。到柴荣时期,更是大力选拔精兵良将加强殿前诸班。

因此,此时的殿前诸班,已是禁军中最精锐的部分。

早先,柴荣在查阅四方“点检做天子”,曾得到一块三尺木,题曰:点检做天子。

当时柴荣身体还好,又值盛年,只是“异之”,没有过分在意。

但到病重时,柴荣就不得不审视这个“风闻”了。

此时的殿前都点检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此人既是郭威的至亲,又颇有军攻、资望,确实不能不防!

柴荣明升暗降,一堆荣誉头衔授予张永德,把殿前都点检之职给了资望较浅的赵匡胤。

如此,禁军的格局是:殿前军的老领导、郭威的外甥李重进掌管实力稍弱的侍卫亲军;资历尚浅的赵匡胤掌管实力较强的殿前诸班。

这样,禁军稳了吧!

2、相互制衡。

在掌握禁军平衡后,柴荣又开始控制朝廷中枢系统的平衡。

王溥、范质、魏仁浦等文官为骨干,掌枢密使,混合文武,同掌国政。

枢密使有调兵之权,却无领军之权;禁军将领有领禁军之权,却无调兵之权。

范质、王溥立刻派赵匡胤领军出征!

其实,当时开封城内就有“策点检为天子”的谣传,居民甚至出现了骚动,但枢密使大人们似乎并未在意。

还是那句话:在他们眼里,赵匡胤资历太浅,只是牵制权力过重者的工具!

他们忘了一件事:赵匡胤虽然资历浅,但也亲自参加过当年郭威的“黄袍加身”!

当年是个群众演员,现在,赵匡胤要当主角了!

1、激发军队焦虑情绪。

首先,他们找到了下面的亲信将领来制造“牢骚”。

马仁瑀、李汉超、王升彦等人鼓噪道:天子年幼,你们拼死拼活地立功,谁能知道呢?我们看,不如先立点检做了天子,再去北伐!

2、赵普的“金口良言”,促成了起事!

前面的话,可以理解成将士们的牢骚。

赵普的话,把牢骚直接转化成了行动:

(1)、不造反,你们岂只是白白立功呀!大家都很危险!

朝廷依赖的,正是我们!我们离开京城以后,四方节度使一定蠢蠢欲动!到时候,国内有变,我们就都成反贼了!还富贵个鸟!

(2)、我们要干的,不只是“保全富贵”,还能“安定天下”!

朝廷一直就是以禁军压制四方!

我们现在杀回去,保持纪律,秋毫无犯,人心自然会安定!四方自然会服从!

为什么必须造反,应该怎么造反,都清清楚楚说好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大伙一起进去给老赵“黄袍加身”,“逼迫”赵匡胤造反了!

攻回开封,轻松夺位前面说了,开封城不只是赵匡胤一支禁军,还有其他力量呀!赵匡胤怎么能轻松攻入开封呢?

首先,赵匡胤照顾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尽可能获取支持,瓦解抵抗!

1、笼络班底。

赵匡胤在“黄袍加身”时,承诺:事定,当厚赏如。

如此,赵匡胤稳固了自己篡位的基本力量!

2、安定后周皇室、官僚人心。

赵匡胤对军队约法三章: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辄加凌暴。

如此,安定了后周皇室、官僚集团的人心!

3、安定百姓,展现仁主之象。

赵匡胤严肃军纪,禁止入城劫掠!

其次,赵匡胤早已留下先手,使抵抗力量来不及组织!

赵匡胤哪里是临时“被逼”造反的,他早有准备了!

赵匡胤联络了城内的心腹殿前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令他们在内配合。

随后,一举入城!

此时,后周朝堂还在开早朝,听说赵匡胤杀了进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那支本来要与赵匡胤相制衡的侍卫亲军呢?

老大李重进正在淮南。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忠于职守”,逃出宫殿,准备去找他的部队来抵抗。可是,韩通一上街,就被盯上了!一顿追杀,扑街!

此后,开封城中再没有抵抗者,赵匡胤迅速控制局势!

轻松平定地方反抗者赵匡胤欺孤儿寡母夺权,下面的节度使中当然会有不满者!

由于赵匡胤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这些抵抗者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

昭义节度使李筠,就认为他是宿将,与禁军将领都很熟,他认为他起兵,一定会得到响应!因此,他没有凭险而守,直接率军南下作战!

结果,并没有人响应他!在石守信、高怀德的攻击下,迅速失败!

侍卫亲军大老大、首任殿前都点检、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呢?他起事时,连他自己都信不过自己手下的将领!

结果,李重进也被迅速平定了!

看来,比起对“欺孤儿寡母”的不耻,思安、思功,才是人心的主流!

经过晚唐、五代十国的大动乱,天下急切期待一个稳定、强有力的政权。而赵匡胤,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满足了各方的利益!

因此,尽管“欺孤儿寡母”于德有亏,上来就称帝过于直接,但他依然赢得了人心,“轻易”夺取了后周政权!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