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五国伐齐到底是怎么回事指的是哪
2024年04月01日 风云资讯
战国时期的五国伐齐到底是怎么回事?指的是哪几个国家?
在战国历史上,齐国和魏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跟着小编一起探寻。
对于五国伐齐来说,也被称之为乐毅伐齐。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此战,五国联军和齐国主力在济西一带爆发了决战,结果齐国大军溃败。济西之战取得胜利之后,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
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燕昭王去世后,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撤掉乐毅,由骑劫掌军攻城。久攻不下,却中田单的火牛阵,兵败被杀。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乐毅伐齐之功尽失。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齐国成功复国,不过,乐毅毕竟从齐国城池获得了不可计数的珍宝,这些资源都被运送到了燕国。所以,在五国伐齐之战中,燕国自然是收获颇丰的。那么,问题来了,五国伐齐,除了燕国之外,还有哪些国家获得了好处?
桑丘之战是发生在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左右,齐国于桑丘(今山东兖州市附近)击败秦国入侵的战役。此战役为秦国商鞅变法以来首次与齐国正面交锋的战役。桑丘之战时,秦国已经完成了商鞅变法,可是,秦国大军还是被匡章率领的齐军给击败了,这让秦国开始忌惮齐国的实力。从这一角度来看,齐国在五国伐齐中走向衰落,自然是有利于秦国一统天下的。如果没有五国伐齐,秦国单靠自己的力量,也很难击败强大的齐国。
总的来说,在五国伐齐中,除了齐国的另外六个诸侯国,可以说是各有收获,也即有的诸侯国获得了比较实际的利益,比如秦国攻占的陶邑,无疑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繁华的城池之一,也有的诸侯国达到了自保的效果,比如韩国、魏国等诸侯国。在此基础上,正是因为各个诸侯国的利益一致,从而促使各国在乐毅伐齐之战中团结一致。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之前的齐国已经太过强势,比如攻占燕国疆域,吞并富庶的宋国,从而遭到了战国七雄的共同忌惮,这应该也是应验了“树大招风”这一成语典故了。对于五国伐齐之战,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 上一篇:匈奴首领为什么被儿子射成箭靶匈奴篡位的传
- 下一篇:2023南京4月份温度一般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