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买房买车

古代错误的生活常识有什么盘点盘内历史剧中

2024年04月26日 风云资讯

国内历史剧常识性错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这里例举几项:

一、圣旨

只要出现宣旨的情节,必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是很扯的。历史上皇上宣旨很随意,往往是直接说内容,后来逐渐发展出“应天顺时,受兹明命”“门下”等等这样的开头。到了元朝,圣旨的开头一般有“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这样两句蒙语音译的话,明朝朱元璋时沿用了这两句,翻译成汉语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也就是说明朝才有这两句,其他朝代是没有的。

其次,这两句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样的断句。另外,诏不常用,往往是册立皇后、太子,进行重大军事战争,皇帝、皇后等人驾崩时发布的内容称诏。任命、提拔、封赏官员等用敕。日常事务用制,也就是说用的最多的应该是制。

二,左右衽

(正确的方向)

(错误方向)

汉族一般的衣服都是交领,交领有个问题就是左衽还是右衽,汉族是右衽,也就是左边的衣襟压在右面的衣襟之上。而很多古装剧制作粗糙,左右衽不分,非常奇葩。

三,拱手

(左手在外,正确)

(右手在外,错误)

拱手是汉族最常见的礼节,拱手礼要求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因为古时左为尊,因此左手冲着别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果右手在外,那是凶礼,是报丧时用的。

四,银子

在古装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某摊主卖烧饼,路人:老板,烧饼多少钱一个。

摊主:1两银子一个。

路人给了摊主一块银子,摊主就给了路人一个烧饼。

先不说称呼老板合适不合适,光说这银子,问题极多。

(散碎银子)

1.中国古代是不流通银子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都是制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铜钱。以前国家收税收实物,就是粮食,布匹,到了明代后才开始折合成银两交税,即使如此,日常也还是用的铜钱。

2.即使用银子,一两银子是很贵的,相当于现在的数百元,至于相当于多少铜钱,得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一两银子等于一贯,也就是1000个铜钱,一个烧饼1000个铜钱,做铜钱的铜都不止这个价吧。另外一天卖30个烧饼就收入30两银子,一般百姓一年的生活费都够了,纯属扯淡。

3.就算真的使用银子,也得看一看成色和重量啊。银子熔点不高,所以里面很轻易就可以添加其他金属,路人给了银子说一两,摊主拿在手里也不称一称够不够一两,也不看一看银子纯不纯,最起码咬一咬啊,直接就收了?这不扯犊子吗?

五、六、七……古装剧中扯淡的地方太多了,篇幅所限,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里补充。

出国就医中介公司

赴美就医签证

安德森医院中介服务费多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