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基本生活常识期末考试答案日常生活中的
2024年04月26日 风云资讯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美国】蒂莫斯•泰勒
现在,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些经济学规律,或许会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
特别是今年中美贸易争端不断,美国不卖芯片,华为手机就要面临差点停产的危险,引起全民讨论。还有,我国每年要进口8千万多吨的玉米,自己的国家有那么多土地,为什么不种植?一起毕业的同学,20年后同学聚会,在同一个城市,大家工资都差不多,为什么有些人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些人还在为房贷而奋斗呢?
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了解以后,或许你会觉得世界马上不同了。
今天为大家带来这本书《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作者是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
泰勒教授从事经济学研究与授课20余年,开设的公开课是斯坦福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通俗经济学课程之一。在书中,他通过专业又严谨的角度,用简单具体的生活实例,把经济学原理娓娓道来,让就算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
这是一本很通俗易懂的读物,帮助我们认识复杂的经济运作,理性决策,更聪明的工作,提高效率和生活质量。
本书分为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篇和宏观经济学篇。我分三部分来为大家解读书中与日常生活相关度比较高的微观经济学篇。
第一,社会分工和供需平衡。
第二,市场调控。
第三,四个因素,决定你的财富积累。
首先说说第一部分:社会分工。
以前,大家都是农耕社会,每个人或者说每个部落几乎都是自给自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些东西你没办法种,例如椰子、芒果、哈密瓜,北方是很难种出来的,同样,有些你种的东西是其他地区种不出来的。这样市场就慢慢形成了,互相交易对方的产品。这就是最简单的分工,可以很好的协调市场,吃到到本地区以外的食物。
那为什么有些东西自己能种,但也要从别人那里买呢?这就要讲到分工的深远影响。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分工已经深入到全球每个角落,涉及面不仅仅只是农作物这么简单。越是科技含量高,制作复杂的领域,社会分工越明显,这些领域更容易出现规模经济。
以铅笔为例,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物品,但是制作一支铅笔所花费的功夫,仔细想想,是令人惊叹的。木材来自北加利福尼亚州,铅是斯里兰卡生产的石墨与西密西西比州开采的粘土之混合物,铅笔外观的黄色涂料是用蓖麻子做成的,橡皮擦是印度尼西亚的蔬菜油、意大利的浮石与各种粘性化学剂品的混合物……世界上的每样东西,几乎都是这种近乎神奇的经济协调的成果。分工使工人能聚焦于他们最适合做的事,又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大豆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进口价比种植成本便宜一半,明摆着省钱!别人已经种好了,我国买过来吃就是了,何必还要自己种呢?不如专注于生产花生、香菇、蜂蜜和大蒜等,我国最适合生长又利润最大的农作物。
分工使企业得以利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个专有名词,用于说明大厂相对于小厂可以用较低的平均成本来生产。一年生产10000辆汽车的工厂,可以利用专业化与生产线的优势,而一年只生产100辆汽车的小厂,每年的生产成本会高很多。规模经济的概念,有助于这个世界合理化的运作。
华为芯片的问题,类似于瑞士手表。对于瑞士人来说,可以做到工业化,而其他国家想要做出一块,那都是非常困难的。不过,为了不受制于人,华为也要砸重本来开发自己的芯片,或是弯道超车研究另外的渠道。
总的来说,社会分工可以自动调节市场,使全球不同国家或地区有序的生产着不同的商品,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地区就业,一举两得。
分工社会生产变得高效,但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生产都可以转化为经济增长,如果需求跟不上,那生产再多的商品都是徒劳的。因为没有人买,是不值得生产的。
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供需平衡。
分工导致商品与服务的交换,社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协调所有的生产与消费。厂家是产品的供给者,而家庭是产品的需求者,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使得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在特定的价格上,有更多的人愿意买这种商品。这就是供需平衡。
在这里要注意一点,经济学中的价格或价值,通常指的是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如钻石和水的例子:买一颗钻石的钱可以买几万瓶矿泉水,很显然单纯看交换价值,钻石是远大于水的。但使用价值则刚好相反,人没有水就无法生存,而没有钻石则不会影响生命,水的使用价值,是远大于钻石的。
那如何确定这个交换价值呢?答案是供需。
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件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某个人。例如生产一瓶可乐,厂家想当然要卖到10块钱一瓶,那是不行的。因为这个价格,大家不一定能接受。没有人买的话,这瓶可乐的定价就毫无意义。所以说表面上定价权是在厂家,可实质上并不是,市场才真正掌握着定价权。
供需平衡,就是在某个定价下,需求量达到最大,价格会根据市场的供需变化,不断调配到均衡点。例如比萨,当价格上涨一些时,餐厅就会生产更多,供给量会增加;但一旦价格上涨,使得人们就不愿意购买,需求量就会下降。在某个点上,比萨的需求量会等于供给量,这个点就称为均衡点。
但是,当市场需求过于强劲,价格似乎高得不合理时,会发生什么事呢?例如这些年房价飞涨,影响到了民生问题,国家就会出来干预并影响特定市场的商品价格。这就是政府的市场调控。
第二部分,市场调控。
政府的干预会影响特定市场的商品价格,但市场调控措施,并非全部有效,甚至有的还会适得其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些调控很多都违背了经济学的原理。
例如工人最低工资和低保。这福利是为了照顾在职或者失业的人,好让他们的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反而会害了这些人。因为从就业者的角度来说,低保会让他们变得消极工作。
比如老王没有工作,他每个月能领到1200元的政府救济金。这笔钱不算多,但也基本能解决吃饭问题。同时,政府提出可以帮助失业的人找到工作,开设技能培训班等。但老王算了一下,以他的本事只能做一些基础工作,工资不会比救济金多太多,那这时,他还会出去工作吗?当然不会啦!这样,老王会变得越来越懒惰,当社会中这类人多了以后就会大大的阻碍经济发展。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最低工资也会让他们的成本增加,这对人们就业是极为不利的。当效益不好的时候,老板们会开除员工以节省开支。这样来看,最低工资不仅没让人们的生活得到保障,反而丢了工作,简直是得不偿失。
所以作者觉得关于设限制类的调控,多半都是不成功的,想要让经济发展得好,还是要放开手脚,让市场去自我调节,充分竞争。
第三部分,四个因素,决定你的财富积累。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财富积累,主要取决于四方面:报酬率,风险,流动性以及税负。
在报酬率方面,作者强调了复利的威力。如一个人在25岁时拿出1000美元,以每年5%的利率来投资,那么当65岁的时候,这1000美元就会增加到7000多美元。如果是更积极的投资,比如股票基金之类的,这样报酬率会更高。如果年报酬率能达到15%的话,那40年后,最初的1000元就会变成267,863美元。那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倍数!当然,15%的报酬率有点难做到,但40年的时间规划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大致是工作生涯的长度(25至65岁)。如果你能从25岁或30岁开始,每年存5000美元,等你退休时,将拥有超过100万美元的储蓄!这不是一个快速致富的计划,但很切合实际!
关于风险,作者认为你考虑到一项投资的时候,不能只想着拿到多少报酬,而是要把风险、流动性与税负一起考虑进去。
投资一家高科技公司,风险会很高,因为你不知道这家公司最后到底能不能成功。如果失败了,那你投资的钱也基本灰飞烟灭了。相比已经成型的传统企业,这类新兴企业的投资风险是偏高的,一般来说人们不太喜欢投资风险。如果两项投资的报酬率差不多,那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风险小的那一项投资。
而流动性,是把投资收益转换为现金的速度。银行账户很有流动性,因为很容易就能把钱取出来。房子的流动性就稍微差一些,因为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才能卖得掉。而金融投资的流动性,如股票与债券,作者认为是介于以上两个极端之间的。通常在报酬率与风险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更偏好流动性好的投资。 因为人们投资的目的是赚钱,如果赚到的钱不能迅速取出来,这项投资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关于税负,有的投资是可以免除所得税的,比如政府是债务券的利息收入。有些投资所得折是必须要课税的,比如股票、房子等。税收的减免对于投资人,肯定是有利的。
但是凡事有得必有失,税收减免越多,也就意味着别的东西越少。比如政府发行的免税债券就比课税的债券报酬率要低。
说完影响财富之类的四个因素,作者对市场中一些常见的投资工具做了简要的分析。
根据马尔基尔的睡眠安稳表,一张人为绘制的表格:用睡眠安稳量表来反映投资风险程度。如果把钱投入到一个标的上,你晚上睡得安稳吗?
首先是银行存款,报酬率一般会很低,而且利息还要课税,不过它的安全性却是非常高的,而且流动性也很好。
表格上来看,银行存款的风险程度接近零,你可以高枕无忧了。
而银行账户往上一级,就是货币基金。它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债券或其他低风险产品,收益会略高于银行存款利息,且流动性也不差,同时风险也较低。还有定期存单,报酬率优于银行账户而且有保障,美中不足就是流动性差一些,但也是可以安然入睡的。
其他和银行不相关或相关性没那么大的投资标的,如债券,在一段固定时间内,可以预先决定报酬率的一种投资工具。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固定的利率优于定存,但在通货膨胀与市场利率上升得过快时,会因为被锁在这个较低的固定利率上而吃了亏。风险会高一些,仍然可以整晚睡着,偶尔会做点噩梦。
接下来的选项是多样化的蓝筹股投资组合。蓝筹股指的是大型知名公司的股票,比如通用电气、沃尔玛等。共同基金持有很多信誉卓越、长期获利的公司股票,提供优于债券投资组合的报酬率,而且流动性足够。但股票的风险比债券高,就算是蓝筹股亦然,如1987年的股灾,股市在一天内就蒸发了20%的市值。根据睡眠安稳量表,你在入睡前可能会辗转反侧,而且睡醒之前会经历一些恍若真实的梦。
想要多点冒险吗?不妨试试多样化的高成长股票投资组合。成长股是较不成熟的公司股票,幸运的话,你可能会有好几年得到比市场长期平均10%还高的报酬率,流动性也足够。但按照睡眠安稳量表,你可能会噩梦连连。
投资房子也可能让你失眠,就像自2006年起美国房价大跌后,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所经历的情况。
作者从事的最后一种投资是贵金属,例如黄金、白金,是个人可从事的风险最高的投资之一。根据睡眠安稳量表,你肯定会失眠!
有了这些选项后,个人投资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呢?作者指出真相其实是:没有一个适用的方法。你若要确保钱的安全、流动性,就别奢望高报酬率。考虑你的投资时间规划,会是一个有用的出发点。
作者给了所有的投资者一个忠告:你需要存些钱,越早开始越好。无论你是20几岁,30几岁,40几岁,还是50几岁,总是会有上百个理由让你无法存钱。如果你不稳定储蓄,到了60岁或65岁才想求得锦囊妙计,让你在退休后享有高水平的收入,那根本是缘木求鱼。
那些实现财务自由的同学,估计就是很早就开始储蓄,利用了复利的强大威力。作者用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要尽早开始储蓄,专注擅长的领域,最大化产出,在约束与机会中果断的权衡自我的利益得失,最终实现退休后的优质生活,每天可以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