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现代免税店

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常识生活中的这些谚语

2024年05月06日 风云资讯

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这些谚语你会用物理知识解释吗?

#物理解释# 1.“瑞雪兆丰年”

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地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另外还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说法。

2.“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放热;而化雪是熔化过程,要吸热。所以下雪不冷化雪冷。

3.“霜前冷,雪后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在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4.“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熔化,而下到平地的雪能及时熔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上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上易形成霜,而高山上不易形成霜。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的,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辐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所以要结成厚厚的冰,需要很长时间。

6.“纸里包不住火”

纸的着火点是183℃,纸受热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时就会燃烧,所以人们也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事实是掩盖不了的,或形容某种形势不可阻挡。

7.“水火不相容”

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致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同时,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难以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会自动停止。但要注意,若油或活泼金属(如镁)等着了火,是不能用水来灭的。

8.“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缺一不可。“扬汤”是指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从而使汤凉下来不沸腾,但这种方法只能暂时地降温止沸,过一会儿汤还是要沸腾的。如果能“釜底抽薪”,便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彻底地制止沸腾。这是一个治标与治本的问题。

科海故事博览杂志社

农业灾害研究官网

中国市场电话

石化技术邮箱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