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春生活小常识玉春日记原创刘玉春笔名春风
2024年05月06日 风云资讯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2023年
九月八日、晚上、星期五、阴晴、石家庄
下午五点钟下班回到家里,爱人和糖糖也回来了。
晚上饭我做了豆角焖面,糖糖用她拳头大的碗吃了半碗,边吃边夸赞爷爷做的焖面好吃。现在的孩子起点高,见多识广情商高,说话都是让人听着心花怒放。
想想自己小时候,什么也不懂,就知道在村子里乱喊乱跑,吃了早饭出门,直到父母满街喊着回家吃中午饭,才回到家里安生一会儿。
不过那时候也没有多少可玩的玩具,有的就是村里的柴禾垛,低矮的墙头,不规整的土街小巷,地里的田间地头,村外的树林河道,玩的灰头土脸,个个都是泥猴一般,不过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还是那个时候开心快乐!
到了八九岁上学的年龄,就去村办学校上学,碎布拼接的书包,装上学校发的语文算术,就是堂堂的学生了。
坐着自己带的板凳,把书放在土坯垒的土台上,开始上课听老师传授知识。
放学自己回家,大人收工回家做饭,那时候是人民公社村集体,统一管理统一分派任务。
每个村集体又分了几个生产队,村里的土地分在各个生产队的名下,各自管理各自土地牲畜农具,夏收秋收打下粮食上交公粮。余下的集体存留分发到户,就是自己一年的口粮。
那时候推行的是工分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这家那户的饭菜千篇一律,不用看都是一样的饭食。
孩子们上学下学,都是自己走着去走着回。没人接送没有小餐桌,学龄前儿童没有幼儿园,没有学前教育。
那时候人们的生存环境,纯朴自然鸡犬相闻,村里的人们互相熟悉互相依存,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是村集体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民风淳朴生活自由,男耕女织悠闲自得。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祖国兴盛飞速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也推进了精神文明的进步。
进入新时代树立新思想,人们的生活也步入了小康盛景。
现在的孩子们,比起那时候的我们,就像是泡在蜜罐里一样幸福甜蜜。
吃过晚饭,爱人说:今天幼儿园里,为孩子们发了一张“家训家规”,看看贴在哪合适。
我打开家训家规看了一遍,心里好像有了归属感。心想现在的孩子们应该好好学习,从小竖起一杆旗帜,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小孙女说:爷爷!我去拿胶带小剪子,和你一块贴。
贴好“家训家规”,小孙女就用手指着上面的字,比比划划嘴里念念有词。
爱人说:糖糖愿意学习,趁热打铁教教她。
我一听有道理,就因势利导念了两遍。糖糖也就煞有介事的跟着读。小孩子的记性就是好,有的句子当场就能复述出来
夜色深沉树木朦胧,秋虫照例的鸣叫。一阵风吹过,树木枝叶有了动静。偶尔有一两声鸟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色里显得清晰响亮。
时代在变革,思想也在实时更新。科技的进步,带给人们无限的发展创新和想象的空间。有些思想可以传承发扬,有些思想就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