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生活常识洗袜子大格局父母养成记
2024年05月06日 风云资讯
抱歉,最近讲课密集,没有时间码字。
上一篇,我们提到领英未来的Mars养育原则,温和而坚定、欣赏认可、尊重客观、更高视野,其中更高视野更重要,早看到早拓展早规划早准备。
领英未来亲子养育方法是Tire方法不Tire。Tire是Target先有目标,Importance matter聚焦要事,be Ready提前准备,Equilibrium节奏均衡。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家庭养育计划。再做家庭养育计划前,我们先需要做下家庭分析,主要是分析父亲、母亲和孩子3人,找个时间找个安静的地方,思考记录和整理。
一般,从气质、性格、兴趣、运动、学业优势、认知方式(沉思/冲动、场独立/场依存、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学习策略等方面展开。有时间的话,可以回忆下个人成长经历关键节点和自己当时的想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任务和冲突。
表格不需要一次性都填完,不懂的查资料,注重平时观察,过段时间再完善。根据家庭分析后,父母一起做好分工,根据各自擅长来引导孩子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包含了太多太多东西,先哪些后哪些,哪些重点哪些可不做重点考量。最开始,我也曾很纠结,工作很忙,自己不是一个能HOLD得住所有的人,只能聚焦要事,注意节奏均衡,这也是适合更多忙碌的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那我们如何做呢?
首先,根据儿童发展任务,根据家庭的亲子养育目标,以及父母分工来制订家庭养育计划。每个父母,脑子里都要有这张表,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当然每个孩子特点和个体成熟度不同,任务发展也不尽相同,父母要向对婴儿时的孩子那样耐心等待,鼓励表扬他的每次努力和进步,即便没有做好,要跟他一起讨论,引导孩子寻找解决办法,并去尝试和调整优化。
一、依恋(3个月-1.5岁):
婴儿大约在出生后的6周到6个月,开始对人类更为偏好, 在7-9个月,在与母亲分离时,开始表现出抗拒行为,这是婴儿首次建立起了真正的依恋。婴儿期,母亲更多的陪伴孩子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孩子1岁前,母亲要跟孩子多说话,不要说叠音字,比如“水水、饭饭、抱抱、睡觉觉”之类的,正常说话就好。即便母亲嘟囔着他的臭粑粑好臭,面带笑容的说着“那得好好洗洗你的小屁股,噢,真是臭呢,你闻到了吗?来,水温合适不?柔软的毛巾,真舒服呢!我们再晾一会小屁股。抱起来,晾一晾。”即便妈妈说的臭屁,孩子也是会感受到妈妈的快乐的。每天面带笑容的妈妈,孩子是幸福的。
虽说婴儿时期,都是吃喝拉撒的小事杂事,孩子生病、受伤都是很闹心的。接着,牙怎么还没出,怎么还没讲话,人家孩子都会跑了,咱家的怎么还没走稳呢,别急,孩子大些,自然就会了。这个时期,母亲更多陪伴,多说话,孩子哭了多抱抱他,安全感最重要。
二、自我管理(1.5-3岁)
1、整理习惯
从小培养,从小整理玩具/叠衣服归类摆放,培养条理性、框架性思考和动手能力。
有,我家会。我说的可不是一两次,是很多次或者他的衣服就是他自己叠,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学会自己手洗袜子底裤。
衣服按类别按材质按用途分类摆放,袜子、底裤分柜或分隔摆放。知道不同衣服裤子的折叠方法,跟孩子一起看视频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折叠方法,或者自己创意折叠方法。哪些衣服需要叠,哪些衣服要挂起来。换季整理衣服跟孩子一起做,衣服如何分类摆放,如何折叠更省空间,用整理袋还是整理箱?如何标识,整理后如何摆放等。
上学书包整理和学校抽屉整理,这都需要父母引导孩子来做,整理前先问孩子,如何整理更好,更便于使用。书和本的薄厚大小分类,常用不常用分类,各种笔和其他素材摆放等。是不是根据明天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还要教会孩子乱了,要及时归位调整。
2、自我整洁
要从小培养,从洗澡刷牙、指甲、着装、文具、书包,以及作业书写、卷面整洁等,这是简洁高效的行为表现。
一个人的整洁表现在方方面面,一般家长只关注孩子洗澡刷牙和穿着。学校老师会关注作业和卷面,家长只会关注并督促作业写没写完,快点写,顶多说句,下次能不能干净点,不会特别引导孩子书写整洁。其实,这些都是一脉相传的,是决断力的表现。孩子能快速判断,调整为他的一贯整洁风格。
3、学会上厕所
父母一定要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教会孩子上厕所。想去尿尿就举手,不能忍着,不能尿裤子。否则,孩子会感到非常羞愧。羞愧的孩子,会非常不自信,抬不起头,总觉得别人在说他,这会影响他后面的成长。
三、勇气培养(3-6岁)
1、尝试新事物
第一次有二、三十个同学过集体生活,第一次好多同学一起争夺不同老师的关注。第一次升国旗做小旗手,小主持。他有没有担心,怕做不好。班级集体表演舞蹈,他会跟你说总跳不好,跟不上别人的动作。会不会在家经常练习呢?没有,那很好。其实,幼儿园的活动,没有好不好的评价,只要参与就好。若孩子紧张做不好,父母要鼓励孩子,参与最重要。你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学,你看妈妈第一次也做不好,让他来教妈妈,他就会了。
2、勇气有很多种
父母一定都看过一本叫做《勇气》的绘本吧!我对勇气的一个解读特别有印象——勇气就是我有两块糖,今天吃一块,另一块留着明天吃。成人眼中的勇气,就是做以前不敢做的事,做冒险的事。孩子的世界跟我们不同,父母要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勇气。没看过的,赶快去补下课吧。
2、情绪安抚
不是每次的勇气都带来成功的喜悦,有时勇气也会伴随不安紧张情绪,甚至不好的体验记忆。父母最好用心陪伴,给他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舒缓情绪。拥抱、亲吻、鼓励、认可一样都不能少。平静后,再讨论分析,寻找解决办法。
四、勤奋(6-12岁)
上了小学后,必须树立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观念。
1、时间管理
幼儿园的时间观念有初步建立,但还不是特别严格的。小学,那是有特别规定,不能迟到、不能随便请假。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早上可以做很多事情,很是重要。
2、学习策略
课前预习、上课听讲、按时作业、考前复习,这是最经典的学习策略。想象我们自己,有多少人能做到位的呢?上课听讲最重要,若没有好好听讲,课前预习就尤为重要了,若这两个都没有,按时作业,不懂查资料不懂就问,也行。考试前还不复习,这怎么可能好有的成绩呢。最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练成一个,辅以其他,那就更好了。当然,学习策略还有好多,跟孩子一起去探索吧,比如思维训练、记忆方法、写作文技巧之类的,还有高级些的哈佛思维训练、设计思维、批判思维、PBL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等。
3、控制欲望
对各类玩具、动画片等控制,知道该不该做,做多久,引导孩子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上面。比如喜欢汽车,那就少买枪、喜欢娃娃就少买玩偶,喜欢阅读就少看动画片。再到,喜欢汽车多久买一次,买大的还是小的,价格定位在多少。教会孩子,从小事上控制自己的欲望,感受此时自己的内在感受,思考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
五、造梦计划(12-18岁)
初中后,梦想引领尤为重要。父母要有意识去引导孩子思考他的梦想,识别哪些是真正的梦想,收集偶像和导师的成长经历,是什么机会什么情景下选择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是如何实现的呢?会遇到哪些挫折和冒险呢?若是我,我会怎么选择?教会孩子根据梦想目标,分解计划、践行调整,总结优化的PDCA方法来实现造梦计划。
孩子可能在学习上擅长,还可能是在唱歌、跳舞、运动,以及画画、建筑等艺术方面,也可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许是数理逻辑、音乐、语言、空间、运动、人际、内省的7项智能中的某项智能强项,作为父母,要学会识别孩子的优劣势,多方了解,客观评价,同时提升自己的视野,提前了解相关领域信息,为孩子的长远发展提早做准备,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可以3年做一次家庭养育计划,写关键任务就好,不用像工作计划那么细,一个7-10岁孩子的养育计划。梳理好后,这些都将作为人生发展规划的基础信息,明天我们分享如何做人生发展规划。
领英未来提炼的家庭养育内容是To be IT or CD(明天分享),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成为IT系统,还是存在CD上的信息。家庭养育是个系统活,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个任务,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先后顺序,需要提前做好框架,有系统性为好。
做什么事情都是逐步清晰起来的,不是一开始就想好的。父母做好成长记录,教会孩子做事的方法,即便梦想会变,但梦想规划的能力一直都在,积极努力的心一直都在,让我们教会孩子为梦想加砖添瓦,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尝试挑战突破,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他们,同时,我们也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