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柯玛电水壶维修电话复工大考带来的启示谭
2024年05月11日 风云资讯
10日,各行业开始陆续复工。制造业这台大机器一旦启动,人员、原材料、物流这三大需求就开始启动。哪些企业最先开始复工?哪些行业需要尽快复工?谭旭光在潍柴复工动员会上提醒生产部门不要犯“低级错误”,被供应链“卡脖子”背后,整个社会将迎来一场系统调配能力的大考。
哪些企业开始复工?山东一场在线招聘会引来2000多家企业
2月5日,由齐鲁人才网启动的医疗行业专场招聘中,省内医疗/卫生行业招聘需求量涨幅一下较2019年同期上涨113.5%,涨幅位居各行业之首。英科医疗、日照三奇医疗这些春节期间火力全开生产口罩的企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需求量暴增。
这是口罩需求量暴涨在就业市场的反映,同样状况的还有在线教育。全国中小学校延迟开学也让在线教育异常火爆,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对于人员需求是“有多少要多少”。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各行业打蔫了吗?你看到的可能只是餐馆关门、服装店歇业的表象。2月8日,由齐鲁人才网举行的全省综合类在线招聘会,居然吸引了2000多家企业参与,哪些企业最活跃?往年山东传统优势产业机械/设备/重工类企业在春季招聘中需求量最大,今年因为企业复工情况不一,这一行业招聘数量受到影响。从企业规模看,千人以上大型企业招聘需求占到36.7%;500人-1000人规模企业招聘需求占22.6%;50人-100人的占比9%,小于50人的小微企业占比仅为5.27%。
大企业表现出了强大的“压舱石”作用,像中国重汽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五征集团、力创科技、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比德文动力科技等企业发布的岗位量都在30个左右,招聘人数200人以上。大年初三起,中国重汽在济南地区的制造单位就陆续复工,总体复工率在85%。而海尔、潍柴、中国重汽、腾讯等企业表示,原有的春季校招计划不变,但时间上可能会延后。
大年初三复工,潍柴版“复工指南”重点在这几块
对于已复工的制造业而言,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考验企业的综合能力和系统能力。来看潍柴怎么做。
按照往年惯例,潍柴大年初三复工。面对疫情,谭旭光提出了对内严防死守,确保工作区域不发生疑似病例等四个“坚定不移”的管控措施。
2月5日,潍柴召开生产动员会,谭旭光讲话发表在集团内部博客上,来看他的研判和对策——
对于目前经济形势预判,谭旭光表示,财务系统要提前做好风险管控,严格控制支出。
对于已立项科研项目,谭旭光表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企业已经立项科研项目不能受任何影响。他说,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能看出企业的综合能力和系统能力。
对于零部件储备,谭旭光表示,要科学研判上半年紧缺的各系列机体、缸盖等零部件产品,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铸造、粗加工、精加工等出现“卡脖子”问题,提醒生产部门不要犯低级错误。
对于物流系统,谭旭光表示,生产组织部门及时与山东重工对接,确保零部件跨省交通运输顺利。
对于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谭旭光表示,一要确保一线员工,二要确保驻外营销人员,要统一标准配备,至少配备到2月底。
能不能囤到足够口罩?这就是在考验企业综合实力
谭旭光的这个讲话要点,实际上给制造企业画出了一个标准版的“复工指南”。对于已复工和准备复工的企业来说,当下,能不能囤到足够的防疫物资,成了全方位考验企业综合实力的第一指标。
大年初三起,中国重汽在济南地区的制造单位陆续复工。
2月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重汽党群工作部的负责人还在四处打电话联系口罩、测温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当天,重汽到货70多把测温枪,同时一次性订了10万个口罩,口罩最后能否拿到手还不能确定,不过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个时候一听说对方能供应口罩,感觉就像中彩票一样。
10日,随着各地启动复工键,海尔COSMOPIat 于1月30日上线的防疫物资资源汇集平台上,除了第一波来自医院和各地防疫指挥部门发布的需求信息外,第二波来自交通运输、汽车、电子零部件加工企业的需求信息来了,你能看见制造业这台巨大机器启动后,各个齿轮相继发动、快速寻求系统协作的轨迹。
众多制造企业在“求口罩”——
十堰翔隆达机电,10万只;广东果加电子,3万只;杭州钢铁集团,2万只;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2万只;博格华纳,1万只;青岛中加特电气,1万只;攀枝花公交客运总公司,5000只;青岛正业紧固件,5000只;海尔集团财务公司,1200只;青岛金客隆模具钢板,500只……
在众多复工的实体名单中,汽车、消费电子类相关配套企业冲在最前头,全球供应链对于“中国工厂”的渴求度在这个名单上看得一清二楚。为达到复工要求,富士康在深圳工厂紧急装配口罩生产线以保障内部员工防疫需求。2019年,富士康在中国内地拥有66.7万名员工,新上口罩生产线产能预计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
不过,10日富士康深圳工厂并未能如期复工,有消息称,深圳公共卫生单位指出,富士康深圳工厂面临感染风险,不适合复工,组装苹果手机的郑州工厂10日部分复工。
何时复工?这些企业在等待疫情“大拐点”出现
对于复工企业来讲,物流保障是一个关键问题。
10日,作为江浙沪“包邮区”核心的杭州,对全市快递企业下达了复工令,这无疑是物流全面恢复运转的一个信号。
9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电话咨询了国内一家大型仓储物流平台山东大区相关负责人。据其透露,这家企业在山东的物流园区都处于封闭状态。从10日-17日,进驻园区的物流企业开始复工准备,不过企业必须要有当地相关部门的复工许可。
现在,青岛东方联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吉峰每天都在关注全国疫情最新信息的趋势图,等待“大拐点”的出现。
青岛东方联物流公司在全国有5家分公司,120多名员工,业务主要针对实体企业的大宗商品货运,目前,金吉峰已经接到国风药业和海利尔药业的急迫需求。他说,现阶段医药防疫物资企业的需求很大,由于春耕在即,下一步农资运输需求会放大。
金吉峰说,往年这个时候,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家电企业运输需求最大,目前上述企业的物流需求还在缓慢恢复中。物流行业是全国一盘棋,由于各实体企业处于陆续复工状态,现在物流企业复工,将面临货源不足的问题。由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大,复工太早风险性大。从现金流看,企业撑到3月份没有问题。
你进行产能恢复推演了吗?谭旭光提醒不要犯“低级错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在谭旭光的复工动员讲话里,特意提醒生产部门不要犯“低级错误”。这个“低级错误”,指的是避免铸造、粗加工、精加工等出现“卡脖子”问题。
这是复工的“必须之问”——因地域、行业、现金流的问题,上游供应链企业会出现哪些不确定性?企业要做哪些应急计划?从源头的备料、产能到运输等环节一一梳理,进行产能恢复推演。
对于零部件储备,谭旭光强调,要科学研判上半年紧缺的各系列机体、缸盖等零部件产品。每一个产品都有细分产业链,“科学研判”四字背后,实际上是企业综合能力、系统能力比拼。
拿此次疫情中防护能力最强的N95口罩来讲,用的是高端抗菌抗病毒滤材,江苏亿茂滤材有限公司是生产商之一。疫情爆发后,来自空气净化器、新风设备、汽车及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客户对这种抗菌抗病毒熔喷无纺布需求暴增,而口罩厂商需求更是史无前例。江苏亿茂除夕夜开工,每天生产抗菌抗病毒滤材可供做口罩200万只,全力供应30多家口罩厂商。
一旦实体企业复产,所有机器全速启动,江苏亿茂生产的高端滤材首先要满足口罩厂商需求,其他行业谁能抢到货源?现在,一切原材料供给都以医疗防疫生产企业优先,随着疫情实时变化,中国现在每天到底需要多少口罩?口罩产业链上每个企业如何通过口罩每天产能变化调整自家排产计划?当全国火力全开生产口罩时,那些关键时刻让机器停摆的,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口罩松紧带,或者切割口罩的刀片。
一只N95口罩,原材料涉及熔喷布、无纺布、针刺棉、鼻梁线、海绵条、松紧带等原材料,现在最紧缺的是无纺布,无纺布上游材料是聚丙烯,和我们日常用的塑料水壶、餐具是同一原材料,高熔纤维聚丙烯是生产口罩的核心原料。
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涉及高熔纤维生产的只有30多家,山东包括济南炼化、青岛大炼油,目前各地炼化企业正在快速转变生产计划。数据显示,1吨高熔指纤维可生产大约25万个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2018年我国各类口罩产量45亿只,相当于消耗2万吨聚丙烯纤维,这点需求,对于国内炼化企业的产能来说不过是毛毛雨。那么,随着上游产能恢复,为什么还在抢购无纺布?“卡脖子”卡在哪里呢?
全国最大无纺布生产基地在湖北仙桃,生产全国60%无纺布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1/4。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下,仙桃无纺布外运一时遇到困难。
这些企业为什么能快速搭建百万产能?“口罩难题”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口罩难题”引出一个全局性问题:中国制造如此庞大的工业体系,如何避免因抢购原材料引发的无序调动?如何在一时“断链”后快速链接、耦合?
9日,工信部出台的20条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复工的通知中,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第一条就是强调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在全力保证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等重点企业尽快复工的同时,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其他生产性企业完成复工复产准备。
产能恢复的顺序是什么?哪些行业要尽快复工?如何布局当前的生产能力?对于一个省市、一个产业链而言都需要提前盘算。现代经济分工极其缜密,这是一个庞大的难以想象的协作系统,每个企业都只是这个系统上的一颗螺丝钉,就像谭旭光内部讲话说的,面对当前形势,要进一步提高驾驭全局的综合能力。
富士康深圳工厂虽未能于10日复工,但谁能在短短几天内建设完成日产200万只口罩的产能?富士康在短时间内借助自身在生产管理、市场协同、技术输出等方面的能力与优势,打通原材料采购、设备制造、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从源头解决复工所需的医用口罩的供给,体现了一个智能工厂强大的敏捷供应链能力。
海尔COSMOPIat为什么能在短短两天搭建一个连接医院780家、社区、企业等500多家,发布口罩等防护物资需求5500万件,实现 “抗疫”资源精准对接的新冠病毒战疫供需平台?
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山西侯马48小时搭建口罩产线!技术员正在进行产线调试。
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山西侯马经济开发区对接,第一时间整合机械设备、生产原材料、智慧采购、智慧医疗等资源,依托海尔智能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数字供应链操作系统,在48小时内完成医用口罩防护用品核心产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源的调配,日产10万只口罩。
在此次复工和抗疫战中快速反应的潍柴、海尔、富士康,都是全球化非常成功的企业,他们的供应链体系早已融为全球供应链中的一环。此次富士康BEACON和海尔COSMOPlat这两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特殊时刻经受住考验,帮助企业自身和地方完成口罩产线能力的快速搭建,帮助抗疫资源精准高效对接,再次证明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资源调配的最佳阵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蔡宇丹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