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开课啦

北京行车电缆维修电话揭秘通信特种部队天安

2024年05月11日 风云资讯

曾经,在天安门活跃着一支不为人知的电信专线班。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党中央和北京市重大政治活动的通信任务,每年“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外国元首使节访华的天安门广场检阅,在天安门地区的隆重集会,都靠他们保障通信联络。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们还负责首都机场首长停机坪区域的装机、调专线、现场服务、撤机等通信任务。

“通信特种部队”安家天安门观礼台下

1959年,天安门专线班成立,由当时的北京市政府和天安门管理处下达任务。天安门专线班最初在天安门观礼台下面的两间平房里办公。早期天安门专线班的通信设备相当简单,只有一个配线架,天安门广场地区所有的活动用线和配线全都在此“随时待命”。当时的通信种类不多,只有电话和专线两种,交换机机型也仅有磁石、共电、步进三种。

成立之初的专线班只有七八个人,都是通过层层考试从各区电话局选调过来的,审查非常严格。除了人员精干外,天安门专线班还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即可以调度北京局的各种通信设施和力量。如国庆等大型庆祝活动期间,为保证天安门地区的通信顺畅,北京其他区的电缆都接进了该地区。从工作性质来看,天安门专线班更像一支“通信特种部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适应天安门地区通信需要,专线班开通了一部5000门交换机,“身份”也从班组升格为天安门电话支局。2003年,天安门支局拆迁移位。2006年新建了天安门电话局,新的天安门电话局由上世纪80年代的十几个人精简到了四个人。

国庆节麦克风不响,信号枪声惊众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安门地区没有通信设备,要靠麦克风指挥放礼花。因此,许多麻烦都出在麦克风上。1949年10月1日,负责指挥礼花施放工作的张贵文用麦克风连下三声命令,但不知为什么,麦克风不响,礼花班听不到下达的命令。

张贵文当时汗就下来了。之前预定了三个方案:如果麦克风不响,以信号枪为准;万一信号枪也不响,6个点中有1个点先放,其他点以这个点为准。因此,张贵文立刻拔出信号枪,打了一枪。当时广场上的人都吓了一跳,谁开的枪?天安门响枪声,这还得了!紧接着其他信号枪都响了,张贵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除了承担重要通信和外事通信保障任务,专线班的常规工作就是负责几条重要通信线路的巡视。每天早上,巡线员在背包里装好铜线、紧线器、脚扣、午餐(一般是几个烧饼),背包里装着近20公斤的重物。一路上查看线路,记录日志,这样一个来回,一天就过去了。

给首长修电话,未穿工作服被疑是特务

天安门专线班的保密制度十分严格——不该问的别问,不该听的别听,首长电话地址一切都对外保密。当时北京市副市长赵凡,住北池子胡同。因为杨学信常去修电话,所以他跟传达室的人很熟。那天,他没穿工作服,到达后和传达室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就进去了。

在门口碰到赵凡,他乐呵呵地陪着杨学信检查完电话线路后,杨学信便去了另一位首长刘仁家。刚到刘仁家传达室,局长就来电话了,问他: “别人看到你没穿工作服,像个特务似的,和接待室没打招呼,自己就进去了。”最后经过调查,事情弄明白了,杨学信才被解除怀疑。

例行检查不认识首长,误让副市长扶梯子

活跃在天安门地区的专线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经常能和首长相距咫尺。一次线务员杨学信去贺龙家维修线路,正爬在电线杆上时,贺龙路过,在他前后分别有两名警卫员,贺龙走中间。警卫员看到了杨学信,要他马上下来。贺龙元帅看到了,说:“小同志,不要下来了,注意点安全!”

专线班每年都要对电话线路进行例行检查。一般去给首长检修电话,都是首长上班的时间,刚来专线班的年轻人有的也不认识首长。一次,一个新来的线务员去刘仁书记家修电话,他看见旁边有一个老头儿,就让老头儿帮他扶梯子,老头儿乐呵呵地连忙帮忙。警卫员进来后,急忙对线务员说:“你怎么让他扶着?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刘仁!”这话把线务员吓了一跳,而刘仁好像没理会警卫员的话,叮嘱道:“小鬼,站稳咯!”首长平易近人的作风给年轻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赵其辉

编辑:张鹏

流程编辑:郭丹

美国安德森看病流程是什么

海外医疗服务

安德森看病中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