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老师育儿姜汤学霸女神寝组团考研全员晋级
2024年06月19日 风云资讯
中科院、丹麦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一个寝室的4位女孩,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全部考研成功,被心仪的高校录取。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621寝室,是师生们公认的“学霸女神寝”,3年累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人次,校奖学金17人次,水声基金等奖3人次,校优秀学生干部3人次,校三好学生2人次……能力超强不说,颜值还超高。来认识下4位“神仙小姐姐”何许人也,听她们分享组团升学、全员晋级的“奥秘”。
比着学
过程很累 结果很甜
“水声?这个专业听起来就很好听,很文艺,这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来自湖北的汪碧莹报考志愿时,对水声专业很好奇,上网查了一下,发现竟是哈工程的“王牌专业”,水声如同水下潜器的耳朵,在国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入学之初,我对水声专业的印象就是大佬云集,学习了三年多发现,很多行业都有‘水声人’,尤其是国防相关的各种研究所,遍布了我们的‘水声人’,我为我的专业感到骄傲和自豪。”张译元说。
刚入学时,女孩们成绩并不突出,周围的“学霸”们让她们很有压力,“有的同学入学前就开始熟悉大学的课程,对于我这种几乎是压线考进来的人来说,更得加倍努力了。我们专业在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比较基础,所以我们寝室四人在大一下学期就决定深造。我们共同制定计划,奋起直追。”米传佩说。
621寝室学习氛围很浓,“那个时候我们几乎天天凌晨三四点钟睡觉”,张译元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感慨万分,“那时也不觉得很累,因为大家都在努力。虽然我们选择深造的学校不一样,但却是相互影响的,看见别人在进步,我会更努力。”王润婷说:“我们寝室里的4个人目标明确,而且特别能吃苦。虽然过程很累,但结果是甜的。”
“做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一定要找到人生的方向。”女孩们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后分享给大家。
做公益
一杯姜汤 温暖至今
努力学习并不是女孩们大学生活的全部,她们成功升学的同时,每个人都实现了全面发展。
米传佩是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做公益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发掘到自己无穷的能量。她仍记得那年参加国际雪雕大赛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形。她和几位同学在室外帮忙协调和组织活动时,远处走来了一位70岁左右的奶奶。经询问才知,这位老人也是一名志愿者,她为选手和志愿者送来了姜汤与热水。1月份正值寒冬,冷风呼啸,可那杯热姜汤却在米传佩心间一直饱含着热度。
或许正是因为那杯热气腾腾的姜汤鼓舞着米传佩,此后她和寝室的姐妹们参加了“守护星星”关爱自闭症儿童、杏花节游览监督、烈士纪念馆志愿服务、“班助一”等多种公益活动。
米传佩说:“记得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画了一幅画,当他把画送给我时,我很意外,也很感动。做公益对我来说,收获要比奉献多得多……”
搞科创
惊险答辩 超常发挥
科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621寝室的女孩们来说,科创留给她们的不仅是比赛过后的一张张奖状,更是越挫越勇、永不言败的坚韧和毅力。
回忆起初次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经历,汪碧莹同学有种“恍如昨日”的感觉,她笑着说:“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全靠老师带着。”尽管如此,这个开朗乐观的姑娘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与韧劲,硬是闯进了省赛。
在省级比赛的当天,她与另一位同学一起赶往现场调试设备准备答辩,可谁也没有料到,原本好端端的设备突然出现了线路问题。马上就要轮到她们了,时间紧迫,两位姑娘忍住焦虑,沉下心来,一遍又一遍调试,终于在最后关头勉强修好了设备。那一刻,她们相拥对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泪光。
生活或许就是这样,总是在不经意间带来惊喜与意外。“我们居然超常发挥了,比我们在学校调试的任何一次都要好!”汪碧莹说着,好似回到了那一天,回到了那个分秒必争的赛场上,脸上满是激动与骄傲。
汪碧莹表示,竞赛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和别人合作会让自己学会体谅与包容,学会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足。”
看未来
继续深造 江湖再见
进入毕业季,姐妹4人不约而同选择到同一行业继续深造。“也许有一天,我们还可以一起进行项目合作,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未来很长,却并不遥远,当你努力的时候,你比任何时候都接近梦想”,这是女孩们勉励自己,也想分享给同学们的“座右铭”。祝福这4位“学霸女神”前路坦荡、未来可期。
小档案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