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女明星新春走基层新农人陶恒用青春奏响
2024年06月19日 风云资讯
金灿灿的油菜花、雪白的李花……近日,位于接龙镇自力村的恒雨谷木家庭农场,漫山遍野花海荡漾,吸引不少网友、游客前往打卡拍照。
恒雨谷木家庭农场负责人陶恒是一名80后农村姑娘,近年来,她将撂荒地打造成一个面积350亩的综合性农场,以自己的创业实践带领家乡村民共同致富。
“门外汉”炼成“农技师”
“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创业路上的困难远比我们想象得多,边学边干成为常态。”谈及创业路上的艰辛,陶恒打开了话匣子。
陶恒是土生土长的接龙人,2015年,她利用家乡的闲置土地开启了自己的苗木事业。可当她真正在田间地头栽苗种树时才发现,不懂农业技术,起步尤为艰难。
由于缺乏专业队伍和专业指导,陶恒只能眼睁睁看着近一半树苗在病虫害中遭殃。创业之初的这道难关,让她尝尽了苦头,也深刻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后来,陶恒经过反思,决心补齐这块“短板”,先后购买了100多本专业书籍开始自学,还经常向区农业农村委、区林业局的苗木专家请教,系统学习农业专业知识。自学期间,仅上门请教,陶恒就跑了200多趟。
汗水没有白流。渐渐地,陶恒从“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全面掌握育苗、修剪、防病等技术的“农技师”,并带头推广李子整形修剪技术和李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可喜的是,在这两项技术的帮助下,陶恒的果树病虫害明显减少,果实产量明显提高,收入也得到了保障。
“创业者”成为“带头人”
陶恒创业的根据地原是巴南区接龙镇一个区级贫困村,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她带领企业从单一的苗木种植,提档升级为集种植、采摘、休闲和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家庭农场。
该农场通过山泉水养殖淡水鱼,并在果园发展林下养殖,构建起立体化种养模式。截至目前,农场整体规模达350亩,实现年收入上百万元,陶恒也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乡村致富“带头人”。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党员”,陶恒通过与当地村民签订养殖和收购协议,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带动了周边100多个家庭共同经营。
同时,陶恒牵头组建农业联盟,每年为联盟内农户提供技术、销售服务,带动村民户均增收1万多元,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了种植规模、销售渠道、品牌知名度等多方面的提升和拓展。
“带领家乡百姓一起增收致富,给了我奋斗的动力!”扎根农村创业10余年,陶恒已成为一名有经验、有技术的新农人,对未来农业的发展信心十足。
“撂荒地”变身“网红打卡地”
春天的油菜花、紫藤花、李花、柚子花;夏天的陶醉李、樱桃、枇杷;秋天的野火锅、柴火鸡、农家菜……如今的恒雨谷木家庭农场,每到节假日,前来摘果、赏花、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曾经的“撂荒地”也变身为当下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让游客尽享‘吃、住、玩、乐’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陶恒笑着说,她通过积极探索“农业+旅游”运营新模式,将农产品种植和生态观光游有机结合,满足旅游消费新需求,也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助力当地村民吃上“旅游饭”、搭上旅游“顺风车”。
另外,村民家的新稻谷、土鸡蛋、红薯粉等农副特产品,也被陶恒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渠道,销售到了全国各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恒雨谷木家庭农场种植的“陶醉李”入选“重庆名牌农产品”。陶恒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重庆市“百名新型职业农民”、重庆市“十百千‘双带’农村青年人才”、巴南“十大创业明星”、“巴南青年五四红旗手”、巴南“十佳党员创业先锋”等荣誉。(记者:邹露 田春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