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要重点预防哪些常见病 秋季小儿的常见病介绍
2023年08月28日 风云资讯
秋季要重点预防哪些常见病 秋季小儿的常见病介绍
一、秋季要预防的5大疾病
一、心理疾病
有心理学家统计,秋季由于气候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加之“悲秋”情绪的影响,秋季患抑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的比率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秋季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凡事保持乐观的心态,多与朋友交流,多散散步,或者参加秋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再者秋季气气干燥,人很容易引起“秋乏”,诸事没精神,所以秋季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二、急性胃肠炎
秋季是各种水果丰收的季节,容易生熟不分乱食。加之进入秋季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肠道的抗病能力开始下降,所以很一不小心就会有肠胃方面的疾病的烦恼。
所以,秋季要注意预防胃肠方面的疾病,吃水果要注意其来源是否卫生,拒绝冷食冷饮,生熟要分开。再者也可以用一些面食,米汤等食物来养胃。
三、感冒
秋季是流行感冒最为严重的一个季节,忽冷忽热的季节不仅让人难以适应,同时整个免疫系统也很难调整过来。所以感冒等呼吸系统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就增高了。
平时要注意做好适当的增添衣服,注意补充水份,尽量少到人流量多的地方去。再者还要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帮助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远离感冒的烦恼。
四、口腔溃疡
秋季人最容易上火,而上火之后口腔溃疡是最直接的表现了。当然了也有些人表现为鼻子冒火,喉咙痛,发烧等问题。
秋季口腔溃疡高发除了由于气候的关系外,还和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秋季要注意多调理,平时多补充水份,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食物,减少厚味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五、皮肤病
秋季也是各种皮肤病高发的季节,其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通常其部分以大腿,小腿的内侧,关节等周围也非常的常见。秋季的皮肤病是阵发性的,发病的持续的时间和轻重都是不一样的。
秋季预防皮肤病要注意衣物的选择,对于贴身的衣服可尽量选择纯棉的,同时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注意个人卫生。
二、宝宝秋季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宝宝秋季常见病-流感
秋季的常见疾病中,宝宝也常常容易出现流感的问题。流感一般是由于病毒的传播引发的。春秋季节的风会比较大,特殊的气候条件也会让病毒的传播更为迅速。对于抵抗能力比较弱的宝宝来说,就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一般出现病毒的感染,就可能会有流感症状的出现了。
宝宝为何会感染流感问题呢?这个和宝宝所处的场所有关系。要是爸爸妈妈们带宝宝到一些人多的地方,就增加了病毒的感染概率。流感的传播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还容易出现其他的身体症状,比如会有发热的问题。
流感预防和治疗:在宝宝常见疾病里,流感的预防和治疗还是需要从宝宝的日常生活开始注意,宝宝所使用的饮食器具要做好消毒,宝宝所吃的食物要保证食物的新鲜度。对于孩子的身体清洁方面,比较好动的宝宝很可能会常常去玩一些玩具,宝宝还可能舔食自己的小手,从而就出现了感染问题。
因此,爸爸妈妈们要常常为宝宝洗手,还要注意合理的安排宝宝的饮食,让宝宝多吃一些蔬果类的食物。为了提高宝宝的抵抗能力,我们还要保证宝宝的合理睡眠时间。
宝宝秋季常见病-哮喘
在宝宝秋季常见疾病中,我们还要注意下哮喘的问题。有些人会存在先天性的哮喘问题,可是有些宝宝的哮喘问题是由于某些因素引发的。秋季会比较干燥一些,灰尘也会比较多,宝宝就可能会出现哮喘的问题。哮喘的问题和呼吸道方面的健康状况还是存在关系的。
哮喘预防和治疗:宝宝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宝宝日常的饮食合理安排,尽量不要让宝宝食用容易过敏的食物,比如一些海鲜类食物。
爸爸妈妈们要注意保持宝宝所处房间的空气流通,做好卫生的清洁和打理,减少粉尘的干扰,防止引发哮喘问题。
三、秋季3大高发疾病如何正确用药
鼻炎:鼻塞少用滴鼻剂
很多人秋天总感觉鼻子干,好像有东西堵在里面,擤鼻涕、咳嗽时,鼻腔会出血。一旦遇到花粉、粉尘等刺激物,还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因此,呼吸道功能较差的人在秋天鼻炎很容易复发。
专家分析:急、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患者普遍存在用药误区,大多数慢性鼻炎都是由急性鼻炎转化的。反复发作3个月以上被称为慢性鼻炎,症状为进行性鼻塞、流涕,伴有轻度发热、乏力、头痛等。患者一旦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不要在家乱服药,以免使病情迁延。
专家“药方”:不建议在鼻塞时使用滴鼻剂等收缩血管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因为这类药一旦代谢完,各种症状会再次复发。如此反复,很可能诱发药物性依赖性鼻炎。
鼻炎发作时,可采用鼻腔局部用药,如伯克纳、辅舒良等喷鼻剂。使用方法:每天对鼻腔喷雾1~2次,症状得到控制后,可逐渐减量。鼻舒适片也是治疗鼻炎的良药,具有清热消炎、通窍作用,每次用4片,每天3次。
咽喉炎:抗生素可能加重症状
在夏季出汗过多后,身体各组织均处于水分不足状态,秋季一旦受到风寒,很容易引起咽喉炎。
专家分析:秋季是急、慢性咽喉炎的高发季,加之气温变化大,患者会伴有咽喉肿痛、咽干、咽痒、咳嗽、声音嘶哑等,常被误认为是感冒。
专家“药方”:对咽喉炎患者来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减轻咽喉疼痛、发痒、发干等症状,反而容易产生副作用。因此,以发热、咽喉部灼热、咽干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咽喉炎,可雾化吸入庆大霉素或口服头孢拉定胶囊。以发痒、喉部发干、声音嘶哑为主的慢性咽喉炎,可用蒸气吸入法治疗,即用茶杯盛半杯开水,加入复方安息香酸酊0.5~1毫升,杯口用厚纸盖好,挖一个直径4厘米的孔洞,患者对准孔洞深吸气,直至热气蒸发完,每日2次。
皮炎:用药对症是关键
进入秋季,气候由潮湿闷热变得干燥,气温也明显下降,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加之风吹日晒,皮肤备受考验,一不小心就容易中招,引发皮炎。
专家分析:皮炎分为很多种,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必须对症用药。
专家“药方”:皮炎用药应把握几点原则:一是分析病因,对症选药;二是观察皮疹特点,选择合适剂型;三是看病变部位,选合适药物。
皮肤过敏症:应口服抗阻胺药,如扑尔敏、赛庚啶等第一代抗阻胺药,主要作用是止痒。由于第一代抗阻胺药大多会使人昏昏欲睡,司机和学生最好选择第二代,如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睡前服用一片。症状较轻者可用冷敷法,较重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涂少量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一天一次,症状减轻后就停用,用药时间不要超过一周。
皮肤瘙痒症:如果身上出现了过敏症状,可用地塞米松、樟脑霜涂抹患处,一天2~3次,好转即停。另外,有些化妆品容易造成皮肤瘙痒,此时应立即停用,并用温水洗脸,适当擦些维生素E乳霜。需要提醒的是,皮肤瘙痒以局部用药为主。
皮肤湿疹:症状可能出现在全身,也可能出现在局部(如下肢、上肢、手部、足部),常见有红斑、丘疹、水泡、脱皮等,有发痒和烧灼感。症状较轻者以局部用药为主,如用皮炎平等激素类药膏涂抹患处,一天2~3次。平时应穿着透气性较好的衣物、鞋子。因为湿疹的症状和脚癣相同,很多人把湿疹当成脚癣,使用达克宁霜,这是没有效果的,治疗前要到医院做一下真菌试验,判断到底是否属于真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面部突然出现弥散性红斑、红血丝、小脓疮、脱皮等,并且自我感觉瘙痒、发烫、灼痛,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如果私自乱用带“松”字的药膏,很可能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
四、秋季保湿4个误区一定要知道
误区1、油性皮肤不需要补水
有些人以为油性皮肤本身比较润泽,不需要补水。这个看法是错误的,由于油性皮肤也需要补水。油性皮肤只是皮肤分泌的油分比较多,并不表示皮肤含水量高。而油性皮肤缺水,往往会不停地分泌油脂来“锁水”,若油脂分泌过于旺盛,水分的流失也是相当严重的,更需要补水。
误区2、过度使用保湿喷雾
保湿喷雾固然能够暂时补充肌肤所缺失的水分,但假如过度使用,却可能适得其反,补水不成反缺水。专家指出,喷雾水分和皮肤进行交换的过程只有很短的时间,很快就会挥发,而肌肤表面的水分挥发,会带走肌肤内部的水分,从而使皮肤更加干燥。此外,喷雾中的某些未被皮肤吸收的物质,会在水分挥发后,持续留在皮肤表面,易滋生细菌,形成小的毛囊炎症。
所以,在使用保湿喷雾前,一定要做好洁面,然后再将喷雾喷到脸上,在水分和肌肤接触一分钟左右后,用棉质面巾纸或化妆棉轻轻吸往,然后用保湿产品敷在肌肤上,这样就可以把水分牢牢锁住。
误区3、只在晚上做补水工作
很多人只在晚上做补水工作,实在最好的补水时间是在清晨。晚上12点到凌晨2点期间,是皮肤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但并不是补水的最佳时机。由于人在睡眠期间,通常皮肤会蒸发掉约200毫升水分,早上起床时肌肤处于生理缺水的状态,此时做补水工作是最好的。所以,清晨补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哦!
误区4、使劲喝水肌肤就会不干燥
科学证明一下子喝很多水对于缓解肌肤干燥微乎其微,因为虽然水分向皮肤细胞输送,但通常是还没有到达肌肤的时候就代谢掉了。而且大量饮水还会带走体内很多有用的电解质和矿物质,而这些都是肌肤中重要的锁水元素。
提示:饮用1800毫升的水就足以提供肌肤每天的水分需求。冷开水比热开水有更好的补水效果,还能帮助容易流失的水分一直维持在最佳水平。在泡澡或淋浴前喝杯冷开水,防止皮下的水分快速蒸发掉。
- 上一篇:太阳能曝气机的结构原理和功能
- 下一篇:秋季该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