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买房买车

德国世界杯伙食二战时德军的伙食有多好希特

2024年06月19日 风云资讯

二战前期的德国可以说是打遍欧洲无敌手,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像闪电战之类的历史闻名的战役。其实,在战争中,后勤保障是十分关键的要素之一,毕竟在那个年代,如果自家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那还拿什么去和别人打仗呢?

德国士兵的身体素质在欧洲都算得上是前几名了,本身德国人就长得就又高又壮,想要维持这样的体格,军队伙食肯定不能太差,那么德国士兵在二战时期的伙食是什么样的呢?

德军的伙食在我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的是战争中最先要保证的就是物资的运送。二战时期的德国人吃饭是以黑面包为主食,这点与俄罗斯人相同。在战争中普通面包很难运送,所以就将黑面包做得非常的硬,在吃的时候如果不用汤化开,普通人连咬都不一定能咬动。

根据德国二战时期的历史记录来看,当时德军普通士兵的口粮分配是每人750克的黑面包,为此,德国甚至专门组建了一个四处运送黑面包的部队。德军每天的伙食是固定分配的,午餐占的比例最多,随后是晚餐,早餐最少。午餐是人一天动力的核心,对于士兵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德军的午餐一般来说都比较丰盛。

午餐中除了主食黑面包以外,还搭配了红肠、盒装牛奶、蔬菜沙拉、盒装肉以及各种各样的配料,比如黄油、糖、盐之类的。每顿饭还会配发三到五支香烟,有时候还能喝到凑战场上掠夺来的红酒。

饮食中的阶级德军在饮食中也有十分严明的等级划分,这可能也与德国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德军的伙食一共分为4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在一线的有作战任务的人员,这些人的伙食是最好的,好酒好肉还有好烟好酒供着,这些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第二个等级是占领城市的守备人员,这些人的任务通常是驻守据点,危险性没有一线人员那么大,但也并不轻松,时常要防备敌人的反攻。第三个等级是国家守备人员,这些人待在安全的大后方,在自家地盘里基本不会遇到生命危险,所以部队伙食的质量其实无所谓,没事出去开开小灶就好了。

第四个等级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就是文官类的,安全地领着稳定工资工资上班,吃得好不好更是无所谓了。当时德国十分注重一线战斗人员的饮食健康,如果因为饮食而导致军人身体不适的话,是没有办法赢得战争的。

但是高质量的饮食并没有持续太久,伴随着战斗的进程,伙食质量也在不断地下降。刚开始的时候国库充裕,那么自然是好酒好菜招呼着,但是等到后期就只能靠掠夺平民来获得战斗物资了。

二战时期的对比德军在二战时期掌握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丰厚的物资,士兵待遇自然比建国初期的解放军要好上不少。在二战时期能和德国比伙食的也就只有美国了,蔬菜面包肉类和烟酒都一样不少,还会配发含有咖啡因的咖啡和可乐来让士兵缓解疲惫。

德国和美国这些强国算得上是第一梯队了,之后就是像韩国这样跟在大哥屁股后面跑的小弟们。当时的美军很讨厌吃午餐肉罐头,甚至会将其丢弃,而韩国士兵则会将这些捡过来,韩国有名的部队火锅就是这么来的。

日本的伙食比韩国还要再差一点。本来刚开始还是非常不错的,不但有肉有蔬菜,还有很多小菜和甜品。这种伙食即使和德国美国相比也差不多,这也是当时日本国内的当兵意愿高涨,但伴随着战斗的失利,士兵们的伙食也越来越差,最后只能吃大米配咸菜。

再然后就是苏联了。虽然苏联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导致物资非常贫瘠,刚开始士兵还能吃上黑面包,后来国家甚至都不向军队派发粮食,士兵们只能自己解决伙食问题,这就导致许多士兵没有死在敌人的枪下,而是被活活饿死的。我国当时就更不用说了,抗战前期有吃的就算不错了,一般都是吃草啃树皮艰难度日,后来才因为战争的不断胜利和老百姓的支持有了不错的伙食。

结语那个年代的战争拼的是人也是资源,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是十分烧钱的,即使强如苏联,也由于土地的贫瘠成为二战中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但是伙食好武器好并不是战争的全部,真正重要的是战士们有没有那颗为国而战的心。

文存阅刊期刊

丝路视野官网

山西青年投稿

芒种期刊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