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餐桌上寻“好药”
2023年09月06日 风云资讯
冬季进补餐桌上寻“好药”
农历上习惯将立冬作为冬天的开始,进入这一时节后,天地万物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自然界也表现为阴盛阳衰,此时人体的阳气极易受到损伤,所以立冬后要注意保护阳气。
冬季养生:强身健体重“收藏”
冬季养生讲究一“养”一“藏”。所谓“养”指的是养肾,所谓“藏”是指储存阳气、保护阴气。
冬季人体主肾,是养肾的好时节。养肾的主要方法是要控制入口的食物种类。中医上讲,黑色入肾,吃黑色的食物对养肾有好处。例如黑豆、黑米、海参、何首乌等。
滋阴的肉类食物有羊肉、狗肉、鸭肉等,但是油脂偏大的食品不适宜肥胖人群。
冬季饮食:少咸多苦略戒甜
药王孙思邈曾经讲道:“春日少酸宜食甘,冬日宜苦不宜咸,夏日增辛减却苦,秋来辛省便加酸,平日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在冬天里口味适合多吃苦味,咸味重的食物则应该少吃。
东北人口重,冬季喜欢吃炖菜,大油大盐的炖菜其实并不利于养生。冬天的饮食应该清淡,平时做菜时少放油和盐还可降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走出误区】
靠吃甜食储存能量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喜欢在冬天多吃甜食,希望靠吃甜食增加身体热量去御寒,其实这么做并不科学。
中医上讲,甜食吃得太多对肾脏有损伤。尤其在冬天,甜食应该少吃才能达到对肾脏的保护。适当把饮食中的部分甜食调整为苦味更好。
就地取方:餐桌上也有“好药”
荞麦: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弹性,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良药。
鹅肉:鹅肉有健脾、暖胃、生津、止咳、化痰等多种功效,又因为是温性的食品,适合在冬季食用。
土豆:土豆富含大量的钾,能补充冬季所需的微量元素,还有很好的御寒功效。
生姜:有驱寒的功效,冬季多吃生姜可以暖胃,还可以很有效地预防感冒。
驱寒还可以吃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韭菜、兔肉、板栗、虾皮等。
粥:冬天是溃疡病易发的季节,粥类是溃疡病患者最理想的食物。粥还容易吸收,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冬季更宜吃粥来促进吸收,增加食欲。
- 上一篇:十一个月女宝宝发育标准 十一个月宝宝护理要点
- 下一篇:菠萝蜜挑选,菠萝蜜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