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食品代加工

维生素k1你知道吗 讲诉维生素K1的适应症状

2023年09月06日 风云资讯

维生素k1你知道吗 讲诉维生素K1的适应症状

一、维生素K1简介

维生素k1属维生素类药物,是肝脏合成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K1注射液是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2011年12月,国家食药局通报称维生素K1注射液存过敏风险。

别名:植物甲萘醌;2-甲基-3-(3,7,11,15-四甲基十六-2-烯基)-1,4-萘醌

英文别名:phytomenadione;2-Methyl-3-phytyl-1,4-naphthoquinone;2-methyl-3-(3,7,11,15-tetramethyl-2-hexadecenyl)-1,4-naphthalenedione;Phytonadione;2-methyl-3-[(2E,7R,11R)-3,7,11,15-tetramethylhexadec-2-en-1-yl]naphthalene-1,4-dione;2-methyl-3-(3,7,11,15-tetramethylhexadecyl)decalin-1,4-diolate;2-methyl-3-[(7R,11R)-3,7,11,15-tetramethylhexadec-2-enyl]naphthalene-1,4-dione

CASNO.:11104-38-4;84-80-0

EINECS:201-564-2

分子式:C31H46O2

分子量:450.71

物理化学性质:密度0.984熔点-20°C折射率1.527

本品为黄色至橙黄色透明粘稠的液体。无臭或几乎无臭;遇光易分解。本品在*、*或植物油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不溶。本品的折光率为1.525~1.528。

二、维生素K1的适应症状和用法用量

适应症状

本品为肝内合成凝血酶原的必需物质,当缺乏时可造成凝血障碍。当血液中凝血酶原缺乏时,血液的凝固就会出现迟缓,这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1可促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起到止血的作用。维生素K1作为医药制剂,在临床上应用于凝血酶过低症、维生素K1缺乏症、新生儿自然出血症的防治以及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等所致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还具有镇痛、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对内脏平滑肌绞痛、胆管痉挛、肠痉挛引起的绞痛有明显的效果。维生素K1还可以用于多维食品和禽畜饲料的添加剂。

用法用量

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予肌注或缓慢静注2-5mg。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3、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

4、可用于溴鼠灵引起的慢性中毒。具体用法:(1)静脉注射5亳克/公斤维生素K1,如需要时重复2-3次,每次间隔8-12小时。(2)口服5毫克/公斤维生素K1,共10-15天。(3)输200毫升的柠檬酸化血液。

三、维生素K1的使用禁忌

偶见过敏反应。静注过快,超过5mg/分,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等,曾有快速静脉注射致死的报道。肌注可引起局部红肿和疼痛。新生儿应用本品后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和溶血性贫血。

禁忌症

严重肝脏疾患或肝功不良者禁用。注意事维生素K1制剂/规格①片剂:5mg。②注射液:10mg/ml。

(1)有肝功能损伤的患者,本品的疗效不明显,盲目加量可加重肝损伤。(2)本品对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无效。外伤出血无必要使用本品。(3)本品用于静脉注射宜缓慢,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4)本品应避免冻结,如有油滴析出或分层则不宜使用,但可在避光条件下加热至70-80℃,振摇使其自然冷却,如澄明度正常则仍可继续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对临产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

【儿童用药】

新生儿出血症;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次1mg,8小时后可重复给药。药理毒理维生素K1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1-2小时起效,3-6小时止血效果明显,12-14小时后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本品在肝内代谢,经肾脏和胆汁排出

本品为维生素类药。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四、维生素K1的过敏反应

2011年12月26日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第43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表示维生素K1注射液存在严重过敏反应,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要关注过敏反应的风险。

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维生素K1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893例,其中过敏性休克328例(占36.7%),严重过敏反应是维生素K1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

数据分析显示,维生素K1注射液临床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如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不适宜的给药途径等,这些不合理使用加大了维生素K1注射液安全风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医务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维生素K1及注射液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在给药期间应对患者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症状,立即停药并进行救治。

同时,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维生素K1注射液的适应症,权衡患者的治疗利弊,谨慎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并严格控制给药速度。

此外,生产企业应对说明书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增加不良反应描述,尤其是严重过敏反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实施主动监测,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保证用药安全。

商展经济杂志

东方收藏编辑部

中国宽带期刊官网

广告大观杂志社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