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旅游特征旅游的本质
2024年07月22日 风云资讯
旅游,已成当今人类生存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管是才入世的少男少女,还是我们这些年过花甲退休大伯大妈,热衷旅游者,不在少数。
旅游并非人类生存生活所必须的活动。然而,它不仅仅是旅游者本身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也是旅游点当地政府和人们极为欢迎的经济活动,更是国家大力提倡和鼓励的重要产业。多年的不断宣传强化、方式手段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不断的挖掘和构建,旅游大军己数以亿计,旅游成了不少地区甚至不少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国家、各级政府、旅游地区及个人多位一体,形成了一个渗透深而广的产业链。
火热的产业现状,说明不了旅游的本质。于国家而言,是一种手段,是拉动内需进行财富再次分配而国民最容易接受和支持,各方叫好成本最低的治理手段。一年数万亿的旅游消费,非财政支出全部由个人卖单,常旅游者是有一定支付能力的群体,通过旅游这个平台,国家在他们身上获得税费,旅游地区的人们通过提供服务供应产品换取利益而摆脱贫穷,好的旅游资源(如张家界、九寨沟)多处于因交通不便未被开发的贫困地区,正是旅游,让当地脱贫致富。也正是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一次从富裕向贫困的财富再分配。
"旅游能让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获取知识"类似的说辞在不断强化的宣传中好象成了真理。仔细想想,这都是广告之语,我们大多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和体会,又有几个通过旅游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又有几个不是走马观花似的到此一游?又有几个徐霞客那样的主?将所见所闻形成文字的还寥寥无几。即算通过游览增加了人生体检和感受,所得到的见识眼界和知识也尽尽是在茶余饭后多了一点谈资。这种精神财富只能来自于强大的内心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而非单纯的旅游。花三五天在一个景区去获取对景区的I认知,时间成本也太高了。一个景区参观一个景点也就对整个景区有了质的认知。我们都知道,一个地方能挖掘出旅游资源,构建出众多景点,是源于地质构造、气候变迁、习俗文化等形成独特的异于常见的地质地貌或人文典故,不管多个景点,形成的原理都一样,景点特征都差不多,那些有关景点的所谓传说,绝大多数为瞎编乱造,属毫无价值之范筹。将旅游视为一种学习实在是一个误区,是被有意无意诱导的结果,掩盖了旅游对个人的本质作用:消费!消费贯穿旅游的每个环节,消费是旅游产业存在的根本前提。国家的提倡旅游,翻译过来就是期待消费。
有的朋友将旅游当作休闲,这是一个更大的误区,一天的游览,精神饱满的出,垂头丧气、精疲力竭的归,是多数人游玩的写照。哪还有赏景之情趣,真可谓劳民又伤财。
旅游点当地政府和民众,是这个产业链财富再分配的接受者。这等好事谁都不甘落后,穷尽脑汁挖掘、构建、抢占旅游资源成了各级政府大显身手的战场,争抢名人故里官司屡见不鲜。它不但彰显了政绩,又顺应了民意,百姓也实实在在的获得了利益,是一项零风险一举多得的利好工程。
作为普通百姓,特别是退休了的朋友,旅游将会是很多人余生一个重要的休闲活动,弄清旅游的实质,明白旅游的作用不无好处。我支持旅游,既对国家是个贡献,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但建议量力而行,当经济条件倍感压力时,真没必要去做这种消费。当抱着学习的心态去旅游,我真诚的建议去一趟当地的博物馆,你所获得的,远远多于实地看到的,这不是打仗,无需伤神又花钱去实地勘察。
- 上一篇:4米5客厅装修效果95平的宅基地自建4层
- 下一篇:大理百本木家装修报价百家姓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