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升南路家用电器维修太升南路一半延续一半
2024年07月31日 风云资讯
关于太升南路,大多数成都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记忆。有人说,太升南路很短,短到不足一公里,是人人熟知的“手机一条街”。可太升南路又很长,长到陪伴了成都人30多年之久,已经成为了集通讯产品展示、贸易、移动互联网产品体验、虚实运营商聚集、通讯产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后端市场聚集区。
光影交错间,艳阳如期而至,太升南路的人气商气也如天气一般慢慢升温。卖场里有了顾客选购的身影,贴膜摊边多了些许等候,零售店里飘出了久违的讨价还价声……这是太升南路复苏的脉动,这条路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往日繁荣的回归。
批发生意影响不大
“小李,你清理一下,南充王总早上要的货配齐了没有?”赛格广场二楼B5摊位前,黄燕接完电话,正在吩咐员工理货打包,微信里还有好几条订货的信息等待回复。
“3月初才开门迎客,但其实2月底,管理方允许商家进来取货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发货了。”黄燕和老公经营着四个摊位,主要业务为管理批发、零售手机配件、手机维修和回收旧手机。
“主要靠批发挣钱,客源相对固定,这次疫情对生意的影响不大。”黄燕每天大概会接到七八十个订单,日入一万元左右,因为年前囤了两个月的货,货源也相对充足,“现在工厂也陆续开工了,后续供货应该没有问题的。”
让黄燕暖心的是,赛格广场管理方响应号召,减免了所有商户2月份的租金和管理费。“这个特殊时期,所有生意都受到了不同程序的影响,本来压力比较大,听到要减免费用,很感动。”黄燕说,为了减轻员工的压力,她还给每个员工发了一千多元的补助,“大家共克时艰,一切都会过去的。”
人流量恢复了六七成
今年2月中旬,太升南路上的龙翔通讯城一楼卖场开始部分对外营业。龙翔通讯城经理卓越每天都会去一楼卖场转转,看看防疫措施是否完备,卖场里各个商家生意怎么样。
“大型卖场空气不流通,所以最初我们对商户和客户的进入限制都很严格。”卓越说,从2月14日部分对外营业到3月21日的全面恢复营业,为了防控、复工两不误,可谓是绞尽脑汁。
每天3次体温检测;早中晚专人三次消杀;聘请专业安保团队24小时值守……尽管在防控措施上想尽一切办法,但曾经最为热闹的一楼卖场生意还是受到了影响。
“我们必须面对事实,与往年同期相比,不论是消费周期、消费力都有所影响。”卓越说,为了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束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2月份开始,一楼卖场便开始主推线上销售,并尝试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最近三星折叠屏手机的一场直播,有10多万人在线观看,推广效果明显。”除此之外,卖场商家也在线上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以此吸引顾客。
“从整体情况来看,人流量已经恢复了六七成。相信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卖场的生意会慢慢好起来的。”
品牌效应有信心
“今天还不错,进来了好几位顾客选购,看样子,要恢复之前的状态用不了太久了。”太升南路上,“扎堆”在一起的手机零售店随处可见,张利平所在的华为高级体验店正是其中一家。
下午两点,阳光正灿烂。热情的导购站在门前迎接顾客,进门戴口罩,先测体温再登记,所有程序无一遗漏。与平时客流量相比,店里顾客寥寥,门店稍显冷清,但有客进门已经意味着希望,作为这家店的店长,张利平对通讯行业的持续复苏充满了信心。
“年初是销售旺季,早就憋足了劲,哪知道会来这场疫情。”张利平坦言,这段时间压力相当大,眼看着街上从人流如织到门可罗雀,说不担心那是假话。受疫情影响,门店营业时间做了相应调整,现在恢复了正常,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应该会有一个明显提升。“毕竟,手机算得上是必需品,还有一个品牌效应在呢,是吧?”说着这话的张利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生意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贴膜、换屏、手机选号……在太升南路,路边贴膜的小商家们也摆起摊摊复工了,一张桌子、一个小板凳成了开工“标配”。路过的市民说,听到熟悉的“吆喝声”,感觉太升南路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景象。
站在龙翔通讯城外的广场上一眼望去,太升南路沿街的几十个摊位尽收眼底,部分摊位有顾客正在等待着。
李小燕便是这样一个摊主。她拿着手机,正在给一个顾客用身份证实名制选手机号码。
“已经‘出摊’有一阵子了。”李小燕说,生意已经有了明显好转,每天都有同行开始出摊,贴膜的、买数据线的、选号的都有。现在每天平均有10余单生意。“我们都是小本生意,就当给自己放了一个假,我们都相信,迟早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