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电器维修大全集装载机上的穴位他找得
2024年07月31日 风云资讯
工作12年,他练就了一身给装载机“看病” 的本领。他叫曾应根,是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工”)生产制造部装机装配车间新产品试制工段班长。在2017年举行的全国第三届工程机械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曾应根以装载机组别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个人竞赛金牌及“个人优胜一等奖”。
眼前这个10多吨重的“大家伙”“生病”了。一个半小时内,选手们要给这个“大家伙”做一次全身体检,找出它身上的四个毛病,并治好它的病让它“痊愈”。
重达10多吨的装载机
最终,参赛选手中,只有他一个人出色完成了这一任务,最终夺取了比赛的第一名。
上图中间是曾应根
这个跟机器打交道小伙子平时不善言辞,但是说起装载机,他却头头是道。
排障高手:拿着图纸在装载机上找“穴位”曾应根毕业于三明第一技工学校,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从他20岁走进厦工至今,已经12年。曾应根说,刚工作那会他是个挺急躁的人,不过工作中他慢慢磨自己的性子,让自己变得冷静而有耐心。
跟装载机“打交道”,图纸是最基本的沟通工具。因此作为机械维修人员,看图纸是基本功。为了更尽快上手,曾应根成天拿着图纸在装载机上找“穴位”。一辆装载机“身上”有哪些零件,油路怎么走,线路怎么控制,出了故障如何解决,这是曾应根每天上下班甚至吃饭睡觉都在琢磨的事情。
有时一个故障没解决,他会独自一人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他的老师吴荣锋说,曾应根是个肯吃苦、有钻研精神的徒弟。
一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下班后大家都走了,只有曾应根围着装载机不肯离开。最后,他在将零部件拆下来,发现一个小的零件卡住在了导致装载机油路不通,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曾应根看来,他是在排除装载机故障中成长起来的。正是因为解决了这么多故障问题,才让他对装载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面对问题时也更冷静沉着。
定制服务:不迷信“洋品牌”,出色完成任务一次,厦工接到一个国外订单,需要装配四辆高端装载机出口到加拿大,而且工期很赶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公司派曾应根负责该项目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因为这是一款高端装载机,一些配件都是进口的,流水线上的安装条件无法满足。于是,曾应根和同事们特地为这四辆装载机搭建工作台,使工艺装备符合装载机的安装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曾应根发现装载机出现了动臂自动下降的故障,而这款装载机的液体元件是进口的。厂家出于保密的原则,图纸上并没有详细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图,曾应根也拿不到核心数据。于是,曾应根和同事对能引起装载机动臂下降原因进行了一一排除,并最终很自信地确认:就是液压元件出了问题。
最初,外国厂家根本不承认是他们的液体元件出了问题,在曾应根的再三坚持下,外国厂家进行了液压元件拆解检测,最终发现是液压元件里面的阀芯和阀孔配合不当导致的问题。
最终外国厂家为他们更换了液压元件。十一期间,曾应根和同事只休息了一天,最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公司交给的任务。
奇思妙想:把“大家伙”“缩小”搬进教学室在工作中,曾应根不仅自己刻苦钻研,他还带动同事跟他一起成长。每次解决了技术难题,他都会思考如何帮助同事解决类似的问题,共同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让新同事更好地了解装载机的工作原理,他突发奇想,决定用废弃的装载机零件,组装了一个“缩小版”的装载机制动系统。
整整2个月的时间,曾应根天天泡在公司里,带领项目组成员利用休息日,寻找返修时更换下的旧件,制作一套装载机制动系统示教台。
示教台可以现场直接演示,直观显示装载机制动系统各元器件在实际的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气路、油路的走向,电器的功能及原理,都可以在这个模型中很直观地体现。另外,模型还可以模拟设置故障及排除,为同事们在装配及调试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质量,该模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台示教机已经成为“盖军衔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展示教学仪器,也获得2014年度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曾应根在南极执行重型机械维修任务
如今,曾应根被派往南极,参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站重型机械维修任务。虽然每天面对的是狂风、暴雪和冰冷的机械,但他依然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盖军衔劳模精神的指引下,为实现产业报国,奋力前行。
编辑:郑瑞娟
制作:林依静